創業教育深度整合構建人力資源專業課程體系的研究
論文摘要:創新驅動戰略對于專業人才的創新創業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從專業課堂體系建設入手,探索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問題,為應用型本科院校轉型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人力資源論文;專業教育;融合;課程體系;優質課程
一、引言
中共中央國務院 2015 年發布的《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指出,一些高校存在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滯后,與專業教育結合不緊的突出問題。本文依據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深度融合的目標,提出專業課堂改革的目標和理念,設計了包括基礎課、學科核心課和專業拓展課三個層次的專業課堂教學體系。
二、創業課程與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深度融合的問題分析
1. 創業教育在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定位不清
創新驅動國家發展戰略對人才培養提出新要求,高校普遍將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納入人才培養計劃。但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定位不明確,創業能力、創新意識與專業素養的關系并不清晰,導致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設計缺少專業特色。創新創業教育對專業素養的支撐力度差,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在崗創新、在崗創業甚至離職創業的意識和能力普遍缺失。
2. 創新創業型專業課堂教學體系不完善和教師
課堂教學的能力不足。目前創新創業教育只是就業指導課程的分支,尚未貫穿到專業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很多高校對創新創業教育采用第二課堂、課外實踐和學生競賽的實踐形式,難以融入專業課程體系,且重實踐而輕理論。創業者參與課堂教學很難保證其個人經驗有效地轉化為能夠為學生所接受的創業知識;而專職創業指導教師則因受專業限制而難以開展深層次的創業指導。
3. 課程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單一
與實踐教學相比,理論課堂教學注重對學生的思維訓練、對知識規律的解讀,尤其是創新創業類課程更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提倡認知與行動相結合的“干中學”。目前,教師的理論課堂教學以講授法和案例分析為主,大多是知識點的識記和簡單應用,隨堂測驗和書面考試的考核方式難以調動學生進行主動探索并實現對新知識的拓展應用。
三、創業課程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的課程體系建設和實施
1. 深度融合創業教育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堂教學體系的總體目標
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的主要載體,決定了在校學生所具有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深度融合創新創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堂體系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運用創業思維從事職業工作的行為習慣,使其具備在就業崗位上創新、在職業發展中創業的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素養,不僅有利于學生發揮創新意識,勝任企業創新人才的招聘、考核和培訓等管理工作,而且有助于學生拓寬縱向的職業路徑,能夠在就業和創業間理性地進行選擇和轉換,形成多樣化、個性化的職業生涯。
2. 深度融合創業教育的專業課堂教學體系的設計
本文提出“創新思維與專業技能相結合、專業知識與創業行動相結合、理論講授與行為體驗相結合”的專業課堂教學體系設計理念,設計了包括創新創業類的基礎課程、學科核心課程、專業拓展課程三個層次的專業課程體系,形成創新思維、創業行動和專業素養融合共生的系統化課程體系(圖 1)。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堂教學體系具有兩個方面的特征。一是創業課程的數量依次遞進,符合學生專業認知不斷提升的規律。二是創業課程的內容逐步深入,與專業知識進行有機銜接。通識教育類課程主要是專業入門、創業基礎知識普及和行業情境認識;學科核心課程是創業過程相關的核心知識嵌入到原有通識課程作為相關課程的知識延伸;專業拓展課程是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與創業教育的深度融合。
3. 多學科交叉、多主體互動的創新創業優質課程建設
應用型本科院校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普遍開設符合區域產業需要的工科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可以加強與計算機和電子等工科專業的合作,探討不同專業知識在創業過程中的有機融合。依據精益創業的理論,設計一門內容涵蓋技術創意直至產品商業化全過程的課程,通過多學科交叉、多主體互動的方式保證創新創業課程的質量和教學效果。
4. 深度融合創新創業的課堂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考核方式改革
研究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樂于參與課堂教學。例如,嘗試體驗式教學、翻轉課堂、角色扮演等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形成“行動 + 學習+ 行動”的良性循環,不斷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和采取創業行動的能力。在此基礎上,研究課堂教學效果考核方式的創新,以提升學生職業發展能力為目標,分析崗位工作匯報、創業項目路演、案例答辯、課程論文和創新競賽等考核方式的可行性,改變純粹考試方式過于強調標準化答案的傾向,落實課堂教學體系設計中“理論講授 + 行動體驗”的理念。
5. 專業教師創業教學能力的提升
教師是創業教育的實施主體,對教學效果起直接作用。為調動教師開展創業教育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學??梢詮馁Y金保障、政策引導和平臺支持三個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首先,學校應該分配專項資金用于學生和教師的創業科研項目和創業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和教師探索新技術的商業化應用;其次,學校制定學分認定、課時補償、在評級和晉升中加分等相關制度,鼓勵師生圍繞專業開展創業活動;最后,學??衫眯F蠛献髌脚_,讓教師深入企業創新創業的前沿,獲取創新創業的課題,在服務社會和科學研究中提高教師的創新創業教學水平。
四、結論
建立深度融合創新創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是應用型本科院校轉型升級的可行路徑,有利于整合學科優勢和行業基礎,實現“辦出特色、爭創一流”的發展目標。然而,高校在專業課堂體系和優質課程的建設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學生職業發展的適用性、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科基礎和現有師資專業特長及科研重點,在此基礎上設置本文所提出的系統化的專業課程教學體系。此外,課堂教學效果取決于教師的教學經驗和科研積累,因此,促進教師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互動式教學方法的順利開展。
本篇論文參考文獻:
[1]黃兆信,王志強.論高校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3,34(12):59-67.
[2]石海燕,柳軍.高等學校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策略梳理—基于全國 54 所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7,8(3):13-16.
[3]段麗華,劉藝.基于“專業 +”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研究與實踐[J].職教論壇,2016,(28):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