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id="c2f0n"><noscript id="c2f0n"><i id="c2f0n"></i></noscript></s>

  • <s id="c2f0n"></s>
    <u id="c2f0n"><meter id="c2f0n"></meter></u>
  • <span id="c2f0n"></span>
  •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對比研究

    推薦人:寫作督導機構 來源: 寫作輔導機構 時間: 2021-12-10 21:26 閱讀:
    目  錄
     
     
     
     
    目  錄
     
     
    摘  要................................................................................................................................ I
    第一章 緒論..................................................................................................................... 1
    一、  研究對象及目的.............................................................................................. 1
    二、  研究現狀.......................................................................................................... 1
    (一)  國外研究現狀....................................................................................... 1
    (二)  國內研究現狀....................................................................................... 3
    三、  研究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5
    四、  研究的方法與手段.......................................................................................... 5
    五、  研究的創新之處.............................................................................................. 5
    六、  研究內容及語料來源...................................................................................... 6
    本章小結.................................................................................................................... 6
    第二章 理論基礎............................................................................................................. 8
    一、  認知語言學相關理論...................................................................................... 8
    (一) 概念隱喻理論....................................................................................... 8
    (二) 概念整合理論....................................................................................... 9
    (三) 語篇連貫理論..................................................................................... 11
    二、  對比語言學的相關原則................................................................................ 12
    (一) 可比性原則......................................................................................... 13
    (二) 共時性原則......................................................................................... 13
    (三)  同語體對比原則................................................................................. 13
    本章小結.................................................................................................................. 14
    第三章 情歌歌詞概述................................................................................................... 16
    一、  情歌的概念界定及類型................................................................................ 16
    (一) 情歌的概念界定................................................................................. 16
    (二) 情歌的類型及特征............................................................................. 18
    二、  情歌歌詞的概念界定及類型........................................................................ 19
    (一) 情歌歌詞的概念界定......................................................................... 20
     
     
     
    (二) 情歌歌詞的類型及特征..................................................................... 20
    本章小結.................................................................................................................. 22
    第四章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類型對比研究............................................... 24
    一、  俄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類型................................................................ 24
    (一) 俄語情歌歌詞隱喻中目標域內常見意象解讀................................. 24
    (二) 俄語情歌歌詞隱喻中始源域的類型劃分......................................... 28
    (三) 俄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實例解析............................................. 31
    二、  漢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類型................................................................ 37
    (一) 漢語情歌歌詞隱喻中目標域內常見意象解讀................................. 37
    (二) 漢語情歌歌詞隱喻中始源域的類型劃分......................................... 41
    (三) 漢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實例解析............................................. 43
    三、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類型的異同.................................................... 47
    (一)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類型的共性......................................... 47
    (二)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類型的差異......................................... 48
    本章小結.................................................................................................................. 49
    第五章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的形成機制....................................................... 52
    一、  概念整合視域下俄語情歌歌詞隱喻的成因................................................ 52
    (一) 俄語情歌歌詞隱喻的概念整合網絡類型......................................... 52
    (二) 基于概念整合理論的俄語情歌歌詞隱喻的實例解析..................... 53
    (三) 概念整合視域下隱喻對俄語情歌意境的闡釋................................. 56
    二、  概念整合視域下漢語情歌歌詞隱喻的成因................................................ 58
    (一) 漢語情歌歌詞隱喻的概念整合網絡類型......................................... 58
    (二) 基于概念整合理論的漢語情歌歌詞隱喻的實例解析..................... 59
    (三) 概念整合視域下隱喻對漢語情歌意境的闡釋................................. 61
    三、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成因的異同.................................................... 64
    (一)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成因的共性......................................... 64
    (二)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成因的差異......................................... 66
    本章小結.................................................................................................................. 68
    結  論............................................................................................................................. 70
    參考文獻......................................................................................................................... 72
    摘  要
     
     
     
     
    摘  要
     
     
    歌曲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不僅是對人生經歷和感悟的記錄,更是承載著 人們對情感的寄托。歌曲豐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展示了多樣的認知方式,同時反 映了人們的價值取向。歌詞是以文字形式傳達歌曲藝術價值的重要表達手段,隱 喻則在歌詞創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概念隱喻理論將隱喻上升到認知層面,隱喻 成為人們的思維手段和基本行為方式。通過對歌詞中概念隱喻的研究,可以加深 我們對于歌詞中隱喻的理解,并在對比中了解俄漢歌詞隱喻使用的異同及其背后 的成因,擴大歌詞隱喻研究的視野范圍。此外,該研究還有利于在歌曲這種為最 廣大人群接受的藝術領域實現跨文化交際與情感交流。
    本課題以俄漢語情歌歌詞為研究對象,以認知語言學和對比語言學的相關理 論成果為研究基礎,對俄漢語情歌歌詞中出現的概念隱喻進行總結和歸類,探究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類型的異同,并對俄漢語情歌歌詞中隱喻的形成機制 做進一步分析。
    全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主要闡述本課題的國內外研究現狀、研究的對象、 方法及意義價值。第二章從認知語言學與對比語言學兩方面對本課題研究的理論 基礎做出闡釋。第三章對俄漢語情歌及歌詞進行界定,歸納總結其類型及特點。 第四章解讀俄漢語情歌歌詞隱喻中目標域內常見意象,劃分始源域類型并進行實 例分析,闡明俄漢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類型并總結其異同點。第五章以概念 整合理論為基礎對比剖析俄漢語情歌歌詞隱喻的概念整合網絡類型,結合實例對 俄漢語情歌歌詞隱喻的成因進行解析,闡釋俄漢語情歌歌詞隱喻異同現象背后之 機理。
     
    關鍵詞:  情歌歌詞; 概念隱喻; 概念整合; 隱喻成因; 俄漢對比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一、 研究對象及目的
     
    本課題研究對象為蘊含概念隱喻現象的俄漢語情歌歌詞。研究目的在于從認 知語言學出發,以萊考夫與約翰遜的概念隱喻理論、??履岚柵c特納的概念整 合理論為基礎,結合對比語言學的相關原則對俄漢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進行 對比分析,旨在闡釋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類型的異同,并分析俄漢語情歌 歌詞中概念隱喻的成因,以促使語言學習和研究者更為關注語言現象背后的認識 與思維特性,從而認識到不同語言折射出的文化差異,同時豐富概念隱喻理論。
    二、 研究現狀
     
    認知語言學是認知科學與語言學結合而生的新流派,在 20 世紀 80 年代后期至 90 年代開始成型,是現代語言學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國內外語言學界對認知語 言學的研究不斷增長并持續至今。認知語言學研究涵蓋領域極廣, “隱喻”作為 研究的核心話題無疑是其發展的助推器。作為認知語言學的主要流派,萊考夫的 概念隱喻理論與??履岚柕母拍钫侠碚摼哂蓄H高的影響力。隨著人類整體認 知水平的提升,學者們也從認知的角度出發,應用概念隱喻和概念整合理論對本 族語中的語言現象作出解釋。
    (一)  國外研究現狀
    認知語言學在西方(美國與西歐) 語言學界發展迅速, “‘認知’一詞在 90   年代后期才得到了廣泛的傳播,但這并不意味著直到那時我們還沒有致力于分析 語言和思維結構之間的關系。”[1]俄羅斯對認知語言學的研究受西方影響很深,但 俄羅斯并沒有完全照搬,而是結合本國的語言學研究,形成了具有俄羅斯特色的 認知語言學流派。除了“語言世界圖景”“心智”等概念,俄羅斯學者對概念隱 喻理論、概念整合理論和認知視域下的語篇連貫抱有很大興趣,有關這幾方面的 研究成果頗多。如馬魯吉納(Н .И . Маругина)的《Теория концептуальной метафоры  в текстологических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х》(2005)一文探討了語篇隱喻在文本中的潛能, 可以組織整篇故事或小說的隱喻轉移。布達耶夫(Э . В . Будаев)的《Становление  когнитивной теории метафоры》 (2007)一文探討了概念隱喻對科學思想發展的
     
     
     
    影響,對概念隱喻理論進行闡述; 他的《Когнитивная метафора в ракурсе теории   концептуальной интеграции》 (2016)一文探討了??履岚柵c特納的概念整合  理論與萊考夫的概念隱喻理論,并表明概念整合理論不反對、也不會替代概念隱  喻理論,而是對其進行補充。庫爾奇斯卡亞(Л . В . Кульчицкая)的《Концептуальная   метафора и обучение языку 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ой теории перевода》(2013)一文介紹 了隱喻在認知語言學中的重要地位,描述了科學語言中概念隱喻的三種表現形式, 認識到包括科學在內的思維基礎其實是一種隱喻機制 。阿基姆采娃( Ю .В .   Акимцева ) 的 《 Позиция концептуальной метафоры в теории концептуальной  интеграции》(2016)一文根據概念整合理論對概念隱喻進行研究,并揭示了心智  空 間 與 概 念 隱 喻 的 直 接 聯 系 。 馬 卡 琴 科 ( Е .А . Макарченко ) 的 《 Роль   контекстуальных синонимов в обеспечении связности текста 》 (2006)一文介紹 了實現文本連貫性的語言學手段。巴拉諾娃(А .В . Баранова)的《Связность текста》 (2015 )一文基于英、俄語文本探討了文本的銜接和連貫性 。辛琴科( В .М .   Зинченко )的《Категория каузальности и связность текста》 (2016)一文證實了 詞匯、句法表達手段在文本結構語義連貫方面的重要性。
    俄羅斯關于隱喻的對比研究文獻較多,但是大部分是俄英語的對比研究,或  是俄語和其他歐洲語言的對比研究。如米桑金娜(Н .А . Мишанкина)和德耶娃(А .И .  Деева ) 的 《 Нефтегазовая  метафорическая  терминология:  асимметричность  и  эквивалентность перевода(на материале русского и английского языков)》 (2013) 一文探討了俄語和英語油氣術語中的隱喻現象,對俄語和英語中油氣術語隱喻的 類型進行對比。穆西( В . Мусси )的《Русские и итальянские энтомологические  метафоры в сопоставлении с зооморфными: отличительные черты》 (2017)一文 對俄語和意大利語中昆蟲隱喻的形成機制進行了對比。烏特基納(Т.И . Уткина ) 的 《 Метафорическая   репрезентация   концепта   рост   в   русскоязычном   и  англоязычном академическом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м дискурсе》(2019)一文對俄語和英 語經濟學學術話語中表示“增長”的隱喻表征進行了對比研究。
    在俄羅斯人們對詩歌中的隱喻很感興趣,關于歌詞隱喻的研究也有不少。維 爾達諾娃(Э .М . Вильданова)等人的《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ческие и лингвокогнитивные предпосылки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метафоры  <любовь>  в  английских  музыкальных композициях》(2017)一文基于認知隱喻理論對英語音樂作品中的“愛情”隱喻 現象進行分析。希斯托娃( С . С . Чистова )的《Метафорическое моделирование действительности в альбоме рок-группы Muse “Drones”》(2019)一文對英國搖滾
     
    第一章 緒論
     
     
    樂隊繆斯《無人機》 專輯中的概念隱喻和隱喻模型進行了研究。索米科娃(Т. Ю .  Сомикова ) 等 人 的 《 Метафоричность творчества  американской группы <The  Doors> и способы передачи метафор в переводах песенных текстов на русский  язык》(2020)一文以美國搖滾樂隊“大門”的歌曲歌詞及俄文翻譯為研究材料, 對歌詞中的隱喻進行了分析研究。
    (二)  國內研究現狀
    “認知語言學是一門堅持體驗哲學觀,以日常經驗和認知為出發點,以概念  結構和意義研究為中心,探尋語言事實背后的認知方式,并通過認知方式和知識  結構等對語言做出統一解釋的、新興的、跨領域的學科”[2] 。國內有關隱喻、概念  隱喻理論、概念整合理論以及語篇連貫的相關研究成果十分豐富,如藍純在《認  知語言學與隱喻研究》 (2005)中介紹了認知語言學的研究現狀,并重點介紹了  認知語言學視域下的隱喻研究。劉宇紅的《隱喻的多視角研究》 (2011)一書從   理論和應用兩部分介紹隱喻相關問題,包括軍事隱喻、計算機與互聯網隱喻、詩  歌隱喻等問題。 “認知語言學的隱喻研究聚焦于隱喻生成機制和隱喻意義的推導  機制研究”[3] ,如徐盛桓的《隱喻的起因、發生和建構》 (2014)一文認為“隱喻  是在對本體和擬議中喻體的認識過程中,在遺傳的秩序感的引領下,通過心智里  心物同構的作用發生的”[4]。任紹曾的《概念隱喻及其語篇體現——對體現概念隱  喻的語篇的多維分析》 (2006)一文對體現隱喻的語篇進行了多維分析,他認為  “概念隱喻是從經驗中概括出來,并用以使經驗概念化。”[5]王晶芝和楊忠的《概  念隱喻理論的再思考》 (2010)一文探討了概念隱喻理論對認知語言學的貢獻。  殷融等人的《具身認知視角下的概念隱喻理論》 (2013)一文總結了概念隱喻理  論的基本觀點,并對近年來基于概念隱喻理論的相關實證研究進行梳理歸類。汪  少華和樊欣的《概念隱喻、概念整合與語篇連貫—— 以一則商業報道為例》(2009) 一文以概念隱喻理論和概念整合理論為基礎,對語篇的意義建構及其連貫性作出  解釋。王瑞昀和唐薇的《論隱喻意義建構的認知機制—— 以概念整合理論為視角》 (2014)一文闡述了概念整合理論的工作機制,分析了不同文化模式在隱喻意義  建構中發揮的不同作用。張瑋和張德祿的《隱喻性特征與語篇連貫研究》 (2008) 一文綜合分析了語篇中的隱喻性特征,揭示了這些特征對連貫研究的重要影響。  周頻的《論認知語言學與系統功能語言學對語篇連貫解釋的互補性》 (2009)一  文解釋了語篇的連貫機制,證實了認知語言學與系統功能語言學對語篇連貫的解  釋在認識論和方法論上具有互補性。劉春陽的《從認知語用角度看語篇的隱性連  貫——評〈英漢語篇連貫認知對比研究〉 》(2018)主要介紹了魏在江的《英漢
     
     
     
     
    語篇連貫認知對比研究》 ,此書從語篇角度講解了連貫的相關內容,將連貫看作 是語篇的基本特征。
    隨著認知語言學的發展,國內越來越多的學者重視有關隱喻的俄漢對比研究, 因此這方面的對比研究成果頗多。如牛麗紅和林艷的《從概念理論看俄漢情感隱 喻》 (2005)一文從俄漢兩方面對情感隱喻進行了分析。劉祥云的《認知視角下 的俄漢空間隱喻比較》 (2011)一文在認知的視域下,從俄漢兩方面對比了空間 關系的表達以及涉及數量和狀態等方面的空間隱喻化認知。何曼曼的《俄漢觸覺 形容詞隱喻對比分析》 (2018)一文對俄漢語觸覺形容詞的主要隱喻模式進行歸 納,并探究其隱喻意義。孫淑芳和孫福慶的《俄漢政治話語腐敗概念隱喻模式探 究》 (2019)一文結合概念隱喻理論對政治話語腐敗概念隱喻模式進行研究,得 出“俄漢語腐敗政治隱喻具有很大相似性,體現在擬人隱喻和戰爭隱喻方面”[6]   的結論。
    “歌詞這門特殊的以語言為材料的藝術,只因為將自己的命運同以無形為重 要特色的音樂結合了起來,從而往往成為一種既不被文學界所注目,又常常被音 樂界所遺忘的藝術”[7] 。正是因為有人意識到: “歌詞應有它自身的美,雖然很多 歌詞是專為譜曲而寫的,但它絕不是音樂的附屬品”[8],于是近些年來歌詞隱喻的 被關注度逐漸提升。李曉鈺的《當代兒歌歌詞隱喻類型及其特點》 (2011)對兒 歌歌詞中的隱喻進行研究,并闡述了兒歌歌詞中的隱喻類型及特點。陳嶺的《歌 詞隱喻理解對聲樂教學的作用》(2011)、《歌詞修辭中隱喻理解的研究》(2012)、 《聲樂作品歌詞隱喻理解研究》 (2012)對歌詞中的隱喻進行研究,討論隱喻思 維對歌詞理解所起的作用。梁艷的《論山西民歌歌詞語言中高超的隱喻藝術》 (2013)一文對山西民歌歌詞中的隱喻類型進行分析,并探究其形成的原因與藝 術效果。高永如和王桂蓮的《方文山“中國風”歌詞中的隱喻研究》 (2014)一 文結合方文山“中國風”歌詞中的隱喻現象,探討人們如何運用隱喻進行抽象思 維和認知??涤烂返摹秲让晒挪菰枨柙~中隱喻表達的認知研究》 (2015)一 文從概念隱喻理論的角度對草原歌曲進行深入分析。
    總體而言,國內外語言學界對于概念隱喻的研究熱情高漲,近年來相關文章 的發表數量也呈遞增趨勢,關于俄漢語概念隱喻研究及歌詞隱喻研究的相關文獻 十分豐富,可為本課題研究提供充分的理論依據和操作方法。但是,在認知視域 下,以俄漢語情歌歌詞作為研究對象的有關對比研究文獻目前尚未發現。本課題 以含有概念隱喻的俄漢語情歌歌詞為研究內容,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出發,對俄
     
    第一章 緒論
     
     
    漢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進行對比研究,探尋隱喻的形成機制,揭示兩民族在 情感表達上的認知異同。
    三、 研究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研究意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 理論意義。本課題從認知與對比的角度出發,以相關理論為依據,系統 地對俄漢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進行對比分析,不僅可以加深俄漢語學習者對 俄漢語情歌歌詞這種藝術表現形式的理解與認識,還能豐富概念隱喻理論和概念 整合理論,并從歌詞隱喻這一角度拓寬現有研究視野,為后來的研究者提供數據 層面的借鑒。此外,對俄漢語歌詞隱喻的研究還有助于更好地認識中俄兩國文化 和民族價值觀念上的差異。
    (二) 實踐價值。一方面,本課題研究可以提高俄漢語學習與教學者的水平, 對兩國語言教學實踐中的歌曲教學部分提供理論指導。另一方面,本課題研究可 以有助于作詞人的歌詞創作,為俄漢情歌歌詞的互譯提供參考,并為相關情歌歌 曲書目的編撰提供借鑒,促進兩國歌曲等音樂文化的交流。
    四、 研究的方法與手段
     
    本課題采用了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具體包括文獻法、歸納法、統計法、 對比法等。
    文獻法。通過調查與本課題相關的文獻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 概念隱喻與歌詞方面的研究現狀,為課題研究奠定基礎。
    歸納法。采用歸納法對俄漢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進行整理分析,進而劃 分俄漢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類型及概念整合網絡類型。
    統計法。以中俄文的情歌歌詞為語料,對歌詞隱喻現象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的異同。
    對比法。對比分析俄漢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現象,探究其共性和差異, 探討兩民族文化、認知及思維的特點。
    五、 研究的創新之處
     
    本課題的創新體現在選題、研究內容以及研究對象三個方面。
    選題具有創新性。國內外在俄漢概念隱喻研究和概念整合研究兩方面,都有
     
     
     
     
    豐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從認知視角出發,以俄漢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現象為 對象進行的對比研究屈指可數。
    研究內容具有創新性。國內對歌詞隱喻的研究較多集中在單一語言或是英漢 對比研究,本課題以俄漢語情歌歌詞為語料,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對俄漢語情歌 歌詞中概念隱喻的類型及成因進行對比研究,發現其共性與差異,從而探究俄漢 兩民族的認知與思維差異。
    研究對象具有創新性。以往對于歌詞隱喻的研究多是以民歌、兒歌或是以某 人的歌曲歌詞為研究對象,很少以“情歌”為一單獨類別。本課題主要以蘊含隱 喻的俄漢語情歌歌詞為研究對象,運用概念隱喻、概念整合等認知理論對其進行 對比研究。
    六、 研究內容及語料來源
     
    論文主要由緒論、正文、結束語和參考文獻四部分組成。第一、二章對認知 語言學和對比語言學兩方面的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梳理。第三章對俄漢語情歌及其 歌詞的相關概念進行界定,總結俄漢語情歌及其歌詞的類型和特點。第四、五章 主要對比分析俄漢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類型、俄漢語情歌歌詞隱喻的成因及 俄漢語情歌歌詞隱喻的概念整合網絡類型等。
    本課題語料庫由俄漢語各 100 首情歌歌詞構成。歌曲的具體屬性為 2001 年至 今的俄漢語流行愛情歌曲。語料庫的構成方式如下: 首先創建兩個情歌歌單,中 文歌曲借助 QQ 音樂和網易云音樂等平臺為漢語情歌歌單中加入 1000 首情歌。俄 語歌曲借助Яндекс .Музыка 、z1.fm 及 GL5.RU 等網站為俄語情歌歌單中加入 1000 首情歌,然后各隨機生成 100 首歌曲組合成語料庫作為本課題的語料來源。
    本章小結
     
    本章介紹了本課題的研究對象及目的、國內外研究現狀、研究的理論意義和 實踐價值、研究的方法與手段、研究的創新之處及研究內容和語料來源。本課題 研究的是俄漢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現象, 目的是揭示俄漢語情歌歌詞中的概 念隱喻類型異同所反映出的兩民族文化差異及認知與思維特性; 國內外研究現狀 的分析表明目前關于俄漢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的研究還比較少,此方面的研 究空間很大; 關于意義和價值的論述表明本課題研究可促進俄漢兩種語言的對比 研究及中俄兩民族的思想文化交流; 研究方法、手段的論述則表明本課題研究方
     
    第一章 緒論
     
     
    法的多樣化與切實性; 研究的創新之處論述展現了本課題在選題、研究內容和語 料選取方面的創新性; 研究內容表明了本課題各部分的內容概要,語料來源表明 了本課題研究的語料構成。
     
     
     
     
     
     
     
    第二章 理論基礎
     
     
    隱喻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柏拉圖學派認為隱喻是反映語言及人 之本質的一種語言內部機制。亞里士多德學派認為隱喻是和明喻、擬人一般的修 辭格。在 20 世紀,學者們對隱喻的研究角度更加多元,但最主要的還是從語義、 語用等語言學角度對隱喻進行研究闡釋,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觀點如替代觀、比較 觀、相互作用觀和語用觀等。本課題將以認知語言學與對比語言學的相關理論為 基礎展開對俄漢語情歌歌詞隱喻的研究。
    一、 認知語言學相關理論
     
    認知語言學是語言學的分支學科之一,由萊考夫、約翰遜及蘭蓋克等創立, 并從 20 世紀末起不斷快速發展。認知語言學認為人類學習知識的基礎是認知能力, 我們可以依靠認知來解釋諸如語言創建、學習和運用等一系列問題。20 世紀 80 年 代中后期,認知語言學理論開始在國內傳播,此后,國內語言學界對認知語言學 的研究興趣不斷增長并持續至今。
    (一)  概念隱喻理論
    1980 年,萊考夫與約翰遜在《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 中提出了一種新的隱喻 理論——概念隱喻理論,即隱喻不僅是一種語言表達形式,更是人類思維和行為 的方式。他們認為,人們的日常生活被隱喻填滿,無論是在語言、思想還是行動 中,都能找到起基礎性作用的隱喻[1]。這種觀點的出現打破了人們原有的認知,把 隱喻研究從“語義、語用的框架”中解放出來。認知與隱喻的創新結合,解決了 傳統隱喻觀無法解決的問題,觸及了隱喻理解的實質。萊考夫與約翰遜得出的最 重要結論是: “隱喻的本質就是通過另一種事物來理解和體驗當前的事物。”“隱 喻不僅僅是語言的事情 ……我們認為人類的思維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是隱喻性 的……隱喻能以語言形式表達出來,正是由于人的概念系統中存在隱喻。”[2]與傳 統隱喻觀相比,概念隱喻理論在隱喻的產生、使用、功能等方面皆有創新性觀點。 例如: 在隱喻的產生方面,傳統隱喻觀認為詩人等文學作家創造了隱喻,概念隱 喻理論則認為任何人都是隱喻的創造者; 在隱喻的使用方面,傳統隱喻觀認為是 文人創造隱喻為大家所用,概念隱喻理論則認為隱喻可以被任何人創造并潛意識 地使用; 在隱喻的功能方面,傳統隱喻觀認為隱喻是一種修辭手段,對語言起修
     
    第二章 理論基礎
     
     
    飾和美化的作用,概念隱喻理論則認為隱喻是一種思維手段和認知方式。
    “概念隱喻是一種概念化的認知機制”[3],其理論含有目標域、始源域、映射 和經驗基礎這四個基本要素。 “隱喻的產生基于始源域和目標域兩個認知結構的 相互作用。”[4]“人類要認知周圍的世界,探索未知的領域,需要借助已知的概念 系統,并將此“映射”到未知的領域,以獲得新的知識和理解。”[5]也就是說,始 源域通常表達較具體的概念,而目標域表達較抽象的概念。隱喻由始源域向目標 域進行映射,也就是以具體隱喻抽象,但不排除以抽象隱喻具體或是以抽象隱喻 抽象情況的存在。人類在認知抽象事物時需要以基本經驗為基礎,進而推斷抽象 事物的規律特點。經驗基礎在理解隱喻時起著重要的作用,萊考夫及約翰遜認為 隱喻是以一經驗來理解另一經驗,即利用相對熟悉或容易理解的經驗領域,來認 知陌生或難以理解的經驗領域。隱喻實是一種根植于人類基本經驗的不對稱的跨 領域映射,映射遵循“恒定原則” ,即“隱喻性映射保持始源域的認知本體(即 意象圖示結構) ,以某種方式與目標域的內在結構一致。”[6]“隱喻的生成是隱喻 主格和隱喻次格在認知語境作用下關聯、對話、投射的結果。 ”[7]
    萊考夫和約翰遜將概念隱喻分為結構隱喻、方位隱喻和本體隱喻三類:
    結構隱喻指的是用一種概念的結構來構造另一種概念,即將談論某種概念的 各方面的詞語用于談論另一概念。在“人生是旅行”這個隱喻中,“人生”和“旅 行”是各自不同的概念,將“旅行”的結構模式映射到“人生”中,人生便像旅 途一般,擁有始發地(來到世界) 、途中經歷(人生經歷) 和目的地(離開人世)。
    方位隱喻指的是依據空間方位而形成的一系列隱喻概念,它無須通過另一種   概念來構建。方位隱喻中隱喻的方向不具有任意性,類似“上下” “前后”“里   外”“深淺”等空間方位都是以人們的自然和文化經驗為基礎。在“人往高處走” 這一隱喻性表達中,依據社會經驗,“高處”代表著社會地位高或財富積累的多。 說明了人要有上進心,應通過不懈努力實現自我價值,從而受到尊重。
    本體隱喻是指人類基于對物體的經驗,將抽象的概念表達、理解為“實體”, 由此而派生出的另一類隱喻。本體隱喻包括容器隱喻和擬人隱喻。容器隱喻將一 切都概念化為容器,擬人隱喻則“通過人類動機、特點以及活動讓我們理解各種 非人類的經歷”[8] 。例如,在“真理它卻不會彎腰”這一表達中,將“真理”看成 人類,人彎腰的動作通常被認為是認輸、屈服的意思,而真理不會彎腰則說明了 真理會戰勝謬誤從而實現自身發展。
    (二)  概念整合理論
    概念整合理論起源于 20 世紀 80 年代末,創始者為美國語言學者??履岚?/div>
     
     
     
     
    和特納。該理論認為“我們理解言語的前提是我們具有跨越心智空間的聯想能力 和復合多個空間概念的能力。”[9]簡單地說,概念整合是將兩個或其以上的空間中 的部分結構進行整合,從而成為合成空間中一個擁有層創特性的結構。概念整合
    可以用來描寫“在日常交流和思維中發生在語言形式背后的各種語義、語用和文 化等信息相互作用和整合的過程”[10] , “將它應用于隱喻中,可使我們更細致地 剖析和學習隱喻語言的推理和整合過程”[11] ,進而發現隱藏在人類表層思維能力 背后的后臺認知。
    概念整合理論是在概念隱喻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前期的概念隱喻理論和 概念整合理論界限分明,但隨著認知語言學的不斷發展,人們認為兩種理論是相 互交融、相互補充的。概念整合理論和概念隱喻理論都認為隱喻是一種認知現象, 都能對隱喻意義的建構作出解釋,都涉及概念內含要素的系統投射。概念隱喻理 論在理解隱喻時僅使用始源域和目標域兩個認知域,概念整合理論會涉及四個甚 至更多的心理空間; “概念隱喻理論將隱喻作為固定的概念關系進行分析; 而概 念整合理論強調合成是一個在線過程”[12] 。 “盡管概念隱喻理論在認知語言學領 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無法解釋所有語義”[13] ,相比之下,概念整合理論有著 更強的理論解釋力。
    “概念整合理論動態呈現意義形成的在線過程,是人類認知模式的展現”[14]。 在這一過程中,心理空間又是概念整合結構的基本單元。人們在思考或是說話時 會不斷地構建暫時性的信息集合,這些信息集合就是心理空間。一個新的心理空 間就是一個新的概念,一個新的心理空間的形成則需要一個心理空間中的概念與 另一個或者多個心理空間中的概念產生映射。概念整合結構的基本元素由四個心 理空間組成 ,包括輸入空間 I ( Input1 ) 、輸入空間Ⅱ ( Input2 ) 、類屬空間
    (Generic Space )和復合空間(Blend)。其中兩個輸入空間與概念隱喻理論中的 始源域和目標域具有相關性,輸入空間內含說話人對于所給場景中關于實體的感 覺、理解和記憶等,且兩空間在結構上具有對應關系; 類屬空間展現了跨空間映 射的主旨,其內含元素是兩個輸入空間共有的元素,結構更為抽象; 復合空間是 一個可以通過動態解釋的獨具特點的新結構,它由類屬空間里的類屬結構及兩個 輸入空間的內含元素通過選擇性的投射組合交互構成,與原有的兩個輸入空間相 異,卻非兩個輸入空間的直接合并。通過投射,四個心理空間彼此相連,概念整 合網絡因此形成。 “概念合成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具有人類尺度的概念合成。 ”[15]
    概念整合網絡可被分為四種類型: 單一框架網絡、框架網絡、單向網絡和雙 向網絡(或稱為簡單型、鏡像型、單域型和雙域型) 首先,四種概念整合網絡類
     
    第二章 理論基礎
     
     
    型中最簡單的是單一框架網絡,這類網絡內含兩個輸入空間,一個輸入空間中是 一個抽象的空白框架,另一個輸入空間中是用來填充框架的具體元素。例如,在 “蘇洵是蘇軾的父親”中,一個輸入空間內含有“父-子”這一空白框架,另一輸 入空間中是“蘇洵、蘇軾”兩個元素,經過映射“蘇軾、蘇洵”兩元素進入到“父 -子”框架中。其次是框架網絡,其中包含兩個輸入空間,類屬空間和復合空間。 兩個輸入空間負責提供框架,且兩個框架相同,但其內含元素不同。例如,在“面 對丈夫的逼問,妻子一言不發”中,兩個輸入空間具有一致的框架“辯論” ,整 合后可知在這場“辯論”中丈夫贏了妻子。再次是單向網絡,這類網絡中兩個輸 入空間的組織性框架互不相同,且只有一個會被投射到復合空間中充當復合空間 的組織性框架。例如,在“撫順法院重拳出擊,集中宣判”中,輸入空間 I 是“拳 擊戰斗”的框架,輸入空間Ⅱ是“打擊犯罪戰斗”的框架,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兩種 框架,通過組合、完善、擴展,最終進入復合空間的是打擊犯罪戰斗這一框架, 體現了政府打擊犯罪的決心。最后是雙向網絡,這類網絡中兩個輸入空間的組織 性框架也互不相同,但與單向網絡不同,這類網絡中兩個輸入空間的組織性框架 都可被投射到復合空間,而兩個組織性框架的部分成分通過融合構成了復合空間 的組織性框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外科醫生是屠夫”, 輸入空間 I 是“外科醫生 手術”的框架,輸入空間Ⅱ是“屠夫殺牲”的框架,兩個框架一為拯救生命,一為 結束生命,所作所為截然相反,通過整合得出“外科醫生的手術水平很低”的復 合結構。
    (三)  語篇連貫理論
    “隱喻既是重要的思維方式,又在語言運用中起著重要的意義建構與實現連 貫的作用”[16]“連貫”一詞起初只是一個普通概念,1976 年,韓禮德和哈桑的《英 語中的銜接》 問世使得連貫成為了一個理論概念。 “連貫”作為書面表達中詞句 組合排列的規則,不僅使語言聯系增強,還使上下文銜接更加順暢。隨著認知語 言學的發展,研究的對象擴大到語篇層面,人們試圖在認知的框架下對語篇連貫 作出解釋。此前功能語言學對語篇連貫更多是從語用的角度進行研究,把連貫和 交際語境相結合。系統功能語言學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綜合情景語境對語篇 進行更為具體的分析,并結合多種方式來論述語篇連貫。認知語言學對語篇連貫 的研究則是在系統功能語言學之上的再發展。認知語言學認為,語篇連貫的本質 是心智的連貫性(或是將語篇連貫理解為認知連貫在語言中的表達) 。具體地說, 語篇的生成是基于人們擁有“統一的認知世界”[17] ,其中,認知世界由理想化認 知模型和背景知識組成,當人們的理想化認知模型和背景知識大致相同或是有相
     
     
     
     
    同部分,在此基礎上生成的語篇就能為大多數人所理解。而語篇的生成首先需要 確定一個或多個話題,圍繞選定話題進行思考與聯想,挑選與話題相關的、相符 的詞句進行組合創造,從而構成具有整體性、連貫性的語篇; 反之,在思想不連 貫、雜亂無序時,語言的組織也會沒有章法,句子和句子之間沒有聯系,上下文 互不相干,以至于無法形成語篇。和語篇生成的道理一樣,在理解語篇時,若是 根據語篇已給信息能夠建立起一個具有意義的、為人所接受的認知世界,就說明 此語篇是連貫的; 若是不能,則說明此語篇缺少或沒有連貫性。以上說明了語篇 的連貫實為心理的連貫所致,只有實現心理和思想的連貫,語篇才會連貫。在認 知的視角下,語篇連貫不再依靠銜接手段來實現,或者說,銜接手段也是心智連 貫的選擇。認知視域下的語篇連貫研究通常會結合認知語言學的相關理論對語篇 進行分析,如理想化認知模型、原型范疇理論、認知參照點和象似性等等,當然 也少不了將隱喻和語篇連貫相結合的分析方法。隱喻在語篇連貫中起著至關重要 的作用,分析語篇中的隱喻對語篇連貫研究有著重要意義。 “從認知的角度講, 隱喻是由始源域向目標域的映射,或者是始源域和目標域的互動。這樣,語篇的 部分之間就通過這種映射和互動聯系起來,組成連貫的語篇。 ”[18]隱喻可被看做 語篇生成的方式。各種映射結構即為實現語篇連貫的手段,通過映射將始源域和 目標域的概念聯系起來,從而構成一個意義連貫的整體語篇; 互動則是對兩個認 知域內概念所含元素的選擇,通過互動,語篇中看似無關的概念域產生聯系并組 合出新的概念域,語篇中的不連貫也因隱喻被重塑,從而建立起新的連貫效應。
    二、 對比語言學的相關原則
     
    “對比語言學”這一術語由美國語言學家沃爾夫于 1941 年首次提出,20 世紀  后半葉對比語言學這一學科逐漸發展成熟。對比語言學產生于“歷史比較研究” 基礎之上,歷史比較研究的對象是親屬語言,主要探究親屬語言之間的共同點和  相似性,以求發現語言的內部變化規律,探求若干種親屬語言的起源。隨著研究  范圍的擴大、比較手法的增加,研究的對象不再局限于親屬語言,研究對象從歷  時轉向共時,研究內容由找共性到尋差異,這一切的發生促使了對比語言學的產  生與發展。對比語言學分為理論對比語言學與應用對比語言學兩類。在對比語言  學的發展初期,其視角僅局限在淺層的異同對比上,直到后來“文化差異”這一  深層原因的發現,極大地豐富了對比語言學的內涵。作為一門學科,對比語言學  的最主要任務就是揭示兩種語言的形式結構差異,異同的產生原因并總結其規律。 對比語言學注重對比的是非親屬語言,且兩種語言相差越大、距離越遠,對比的
     
    第二章 理論基礎
     
     
    成效越大,價值越高。對比語言學發展至今已擁有自己獨特的研究方法和原則。
    (一)  可比性原則
    “任何科學的對比,都是建立在某一共同基礎上的對比。 ”[19]是否具有可比 性指的是兩種語言是否具有相同點和相似點、語言現象在范疇上是否對應、研究 程度是否相當等等??偟膩碚f,世界上不同的語言間可以進行對比,因為任何一 種語言都是人們對思想的描述,是一套音與義相結合的符號系統,在它們中存在 著共性。語言的可比性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說明,宏觀上語言受到時間、空間及
    其他外部因素的影響發生變異而產生不同的變體,而語言因此可算作語言變體的 集合; 微觀上,語言是一個復雜的符號系統,它由幾個彼此聯系又相互制約的分 支系統構成,無論是宏觀的語言變體或是微觀的分支系統都可構成一個比較層面。 科學的對比需要將對比建立在同一基礎上,也就是說不是任何的語言現象都可比。 例如,依據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隨意選擇兩種語言從整體上進行對比,若想進 行對比,需擇取兩種語言的某一部分進行具體分析??傊?,遵循可比性原則要使 兩種語言在層次、級階及單位上皆可比。
    (二)  共時性原則
    共時性和歷時性是索緒爾在確定語言學研究對象時提出的一對概念,共時是 靜態的,歷時是演化的。區別于歷史比較語言學,索緒爾認為“無論何時語言都 是一個完整的系統,語言學的研究對象應是共時的語言‘切面’ ,應從結構和功 能方面對語言進行共時的靜態分析,而不是研究言語的歷時演變。”[20]“共時性, 指的是某一特定時間點或時間段內某系統內部各因素之間的關系。 ”[21]共時是區 別對比和比較的重要因素,也是在進行對比分析時必須遵循的原則。遵循共時性 則不能將處于不同時間段的兩種語言進行對比。每一種語言都按照其發展階段對 本體進行了劃分,如漢語有“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之分,這是因為處于兩 個時間段的同種語言有很大區別,同種語言是如此,更不用提兩種完全不同又分 屬不同時段的“古俄語”和“現代漢語”了。共時的語言對比可分兩種方式: 一 種是以某一語言(出發語) 為坐標,探求此種語言的某個范疇和意義在另一語言 (對象語) 中的體現,尋找兩種語言的相同點。例如,在做俄漢語數詞的對比時, 以漢語為母語的研究者可將漢語作為出發語,分析漢語中有關數詞的語言現象并 總結其特點,再探尋俄語中是否有對應的語言現象,從而發現其共性。另一種則 是選定某一范疇直接將兩種語言進行平行對比,此時不作出發語和對象語的區分。
    (三)  同語體對比原則
    語言是人們進行日常交際時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實際的交際過程中,人們接
     
     
     
     
    觸的對象眾多,且所處的環境復雜,使得處于不同社會活動領域的人們在交際時 使用不同的詞匯、句式或是修辭等等,且在生活中想要進行高效的語言交際就要 弄清語言環境,遵循語言使用的規則,合理地選擇語言的表達手段及言語的組合 方式,即依據語言環境判斷使用語體的類型。漢語中一般將語體分為口語體和書 面語體, 口語體下分談話和演說語體,書面語體下分公文、科技、政論和文藝語 體; 俄語中通常把語體分為五類,即公文事務語體、政論語體、科學語體、文學 語體和口語體。在進行兩種語言的對比時要遵守同語體對比原則,例如,在做俄 漢對比時,不能用兩種語言的不同語體作比較,即需將俄語的口語和漢語的口語、 俄語的書面語和漢語的書面語進行對比,也不能拿俄語的科學語體和漢語的文藝 語體做對比。
    本章小結
     
    本章簡要地闡述了本課題的理論基礎: 認知語言學與對比語言學的相關理論。 在認知語言學方面,主要介紹了概念隱喻理論、概念整合理論和認知視域下的語 篇連貫理論。概述了概念隱喻理論產生前隱喻理論的發展、概念隱喻的基本觀點、 四要素及分類方法; 概念整合理論的基本主張、對概念隱喻理論的發展、基本元 素及網絡類型; 認知視域下語篇連貫的本質及作用。在對比語言學方面,簡要介 紹了對比語言學的起源和發展,以及與本課題相關三個原則: 可比性原則、共時 性原則、同語體對比原則。通過對俄漢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同異的對比分析, 揭示了兩民族情歌中使用的概念隱喻的內在機制與外在表征,以及兩民族在文化 和認知方面的共性與差異。
     
    第二章 理論基礎
     
     
     
     
     
     
    第三章 情歌歌詞概述
     
     
    在上述理論和原則的有力支撐下,本章將對本課題的研究對象——情歌歌詞 展開具體說明。歌曲是一種由歌詞和曲譜構成的藝術表現形式,伴隨著人類文明 的產生而出現。與其他音樂藝術相比,歌曲的規模小、篇幅短,但影響力大,傳 播范圍廣,也最能即時地打動人。歌詞中蘊含的哲思與情感則能引起聽者強烈的 感情共鳴。
    一、 情歌的概念界定及類型
     
    對比研究俄漢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類型之前,我們首先對情歌的概念進 行界定,并對情歌的類型作簡要劃分,以便形成對研究對象的基本認知。
    (一)  情歌的概念界定
    1.“情歌”的定義
    《現代漢語詞典》 (第 5 版) 中, “情”字有 6 個義項,分別為: ①感情。   ②情面。③愛情。④情欲; 性欲。⑤情形; 情況。⑥情理; 道理。[1],而將“情歌” 界定為“表現男女愛情的歌曲”[2] 。顯然,“情歌”中的“情”字取第三個義項之   義,即表示“愛情” 。維基百科則將“情歌”定義為“以歌表達愛、被愛、隨戀    愛結束而來的痛心和與這一切伴隨的經驗”。 [3]俄語中,“情歌”一般譯為песня о     любви,  根據《奧熱果夫詞典》(《Толковый 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中的釋義, песня第一個義項為: 以聲音形式完成的詩作或音樂作品,любовь第一個義項義為:  深厚的情感吸引力,強烈的內心感覺,即“愛情” 。因此,песня о любви表示關   于愛情的歌曲。
    從哲學定義看, “情歌”中的“情”是一種情感,是人們在衡量客觀事物與 自身需求的匹配度時而產生的一種態度體驗。這些態度體驗(即情感) 可以依據 不同的觀察視角而被分成不同的類別。因此在沒有對“情歌”含義做細致的界定 時,“情歌”中的“情”可以是親情: “媽媽的辛苦不讓你看見/溫暖的食譜在她 心里面/有空就多多握握她的手把手牽著一起夢游”(周杰倫《聽媽媽的話》 ); 可以是友情: “如果不是你/我不會確定/朋友比情人更懂得傾聽/我的弦外之音/ 我的有口無心”(范瑋琪《一個像夏天一個像秋天》 );可以是愛情: “你要離 開/我知道很簡單/你說依賴/是我們的阻礙/就算放開/但能不能別沒收我的愛/當
     
    第三章 情歌歌詞概述
     
     
    作我最后才明白”(周杰倫《彩虹》 );還可以是愛國情: “愛我中華/健兒奮起 步伐/愛我中華/建設我們的國家/愛我中華/中華雄姿英發”(宋祖英《愛我中華》)。
    綜上,通過字詞義與哲學兩方面對“情歌”的分析,并結合百度百科及維基 百科對“情歌”的解釋。在本文中,我們將“情歌”定義為表達男女間愛情的歌 曲。
    2.“情歌”的范圍
    在限定了“情歌”的表達內容后,還需對其音樂種類進行限定。通常,音樂 有兩種分類方式,一種是依據表達方式劃分,另一種是依據旋律風格劃分。本文 將從這兩個角度出發,確定“情歌”歌曲的曲種選擇范圍。
    首先,所有的音樂作品都可以被歸為聲樂和器樂兩類。聲樂即通過人聲演唱 的音樂形式,因其形式風差異又可分為歌曲、歌劇、曲藝音樂等體裁。器樂通過 樂器表達,器樂作品因其演奏方式的差異可分為獨奏曲、重奏曲和合奏曲。本文 將聲樂作品中的歌曲作為研究對象。
    其次,根據不同的旋律風格,音樂可被分為古典音樂、民族音樂和流行音樂。 古典音樂內涵深刻,久盛不衰,藝術價值極高,其作品主要以器樂、歌劇等為主。 民族音樂,即來自民間,表現民間生產、生活的音樂。流行音樂(也稱通俗音樂), 由 popular music 翻譯而來,從字面看,流行意為廣泛傳播。通常,我們將廣受大 家喜愛的、傳唱度及欣賞度極高的、盛行一時或流芳后世的器樂曲及歌曲稱為流 行音樂。事實上,這種說法并不準確。確切地說,應該稱這類音樂為商品音樂, 因為此類音樂的創作以盈利為主要目的,市場性為重,而藝術性次之。不過由于 習慣問題,人們更多地還是稱其為流行音樂,而因其與人們的緊密聯系,流行音 樂又被叫作大眾音樂。與古典音樂相比,流行音樂的內容通俗,形式也更為多樣; 與民族音樂相比,流行音樂受眾更廣、傳播度強?;谝陨咸攸c,本文將流行音 樂(實為商品音樂) 確定為研究對象。
    綜上,通過從風格旋律及表達方式兩個方面對“情歌”曲種的具體分析,本 文將研究對象“情歌”的曲種確定為流行歌曲(實為商品歌曲概念,即為贏利而 創作的歌曲,下文皆寫作流行歌曲) 。
    3.“情歌”的時間限定
    歌曲創作的歷史悠久,作為主要類別之一的情歌發展至今數量更是巨大。因
    此,我們將通過分析中俄流行歌曲的發展趨勢,確定所選“情歌”的時間范圍。
    俄民族古典音樂的魅力及其在古典音樂歷史中的地位毋庸置疑。俄羅斯流行 音樂也一脈相承,十分優秀。但因其本土娛樂產業的相對滯后,使得俄語流行歌
     
     
     
     
    曲并未在世界范圍內產生較大的影響,但這并不意味著其流行音樂發展處于落后 狀態。相反,俄羅斯流行歌曲樂壇涌現了許多才華橫溢的歌手。21 世紀,俄羅斯 流行音樂的發展迎來巔峰,本土歌手的創作中除俄式風格外還增添了歐美元素。 如維塔斯因其寬廣的音域和迷人的聲線獲得“海豚音王子”的美稱,他創作的 《Звезда》(星星) 、《Поцелуй длиною в вечность》(永恒的吻) 等歌曲兼具流 行與古典之美。獲獎無數的比蘭稱得上是當今流行樂壇的重量級人物,其歌曲 《Лови мои цветные сны》(抓住我的七彩夢) 、《Я просто люблю тебя》(我只 是愛著你) 等深受大家的喜愛。此外,還有蒂瑪蒂,加加林娜,克里德等一大批 出類拔萃的流行歌手。
    中國流行歌曲的發展過程也經歷了幾個重要階段。1927 年,由黎錦暉創作的 《毛毛雨》 于上海問世,標志了我國流行歌曲的誕生。不過,在接下來的幾十年, 由于時代背景所限,流行歌曲的發展受到阻礙。隨著改革開放的到來,流行歌曲 走入了大眾的生活,人們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與此同時,港澳臺流行歌曲方興 未艾,這一切都為大陸流行歌曲的崛起創造了條件。我國大陸地區流行音樂的發 展出現了新的契機,逐漸開始出現明星制作的流行樂。尤其是近 20 年,伴隨著技 術進步和網絡發展,無數高質量的流行歌曲流入市場。其中,周杰倫對華語樂壇 的影響力無疑是巨大的。央視節目《開講啦》 贊賞其“改寫了華語樂壇的流行方 向,開創華語流行音樂中國風的先河! ”同樣優秀的歌手還有孫燕姿、陳奕迅等, 他們都為華語樂壇做出了很大貢獻。如今,優秀的流行歌曲作品倍出,歌曲的創 作也越來越多元化,以滿足生活在當代的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
    通過對中俄流行歌曲的發展歷程的分析發現: 在近二十年,中俄樂壇百花齊 放。因此將情歌的時間范圍確定為 21 世紀初至今。
    (二)  情歌的類型及特征
    情歌極具感染力。在情歌中,能找到作詞、作曲者對愛的所有感受,或向往, 或迷惑,或執著,或失望。幾分鐘的情歌里蘊含了萬般情愫,引得無數有情人或 傷心者競相傳唱。依據情歌所展現出的不同特點,我們將其分為不同的類別。
    根據抒發情感的不同,可將其歸納為熱戀型情歌和失戀型情歌。熱戀是情侶 從相識、戀愛到結婚的一個過程,熱戀期的情感是熱烈奔放又甜蜜溫馨的,熱戀 型的情歌也完美地展現了人們處于熱戀時期的狀態。歌曲的節奏歡快活潑,感情 飽滿生動,使人領略到愛情的幸福與美好。例如,“Милая милая бэйба / Станцует со мной непременно / Я так хочу что бы ты была рядом / Моя малышка/давай полетаем (甜甜的寶貝/會和我一起跳舞/我好想要你在我身邊/我的寶貝/讓我們飛
     
    第三章 情歌歌詞概述
     
    起來) (”Симпа - Raim/Artur/Adil);“載著你仿佛載著陽光/不管到哪里都是晴  天”(《星晴》 周杰倫) ; “你/靠著我的肩膀/你/在我胸口睡著/像這樣的生活/我  愛你你愛我”(《簡單愛》 周杰倫) 。失戀則是形容戀愛對象間因感情破裂而分  開的狀態,失戀的人們往往沉浸在痛苦中難以自拔,心中被悲傷、難過、憤怒、  絕望等等負面情緒所充斥。失戀型的情歌中將難以控制的痛楚、對舊情的懷念、  分別的不甘等情感展現得淋漓盡致,使聽者為之傷感嘆息,或在其中尋求共鳴以  慰藉自己。例如, “Налейте мне еще вина / Свою я грусть хочу допить до дна /    Шатает, словно на ветру / Тебя еще люблю, люблю, люблю(再給我倒些酒/我想喝  盡我的悲傷/似在風中搖擺/我仍然愛你,愛你,愛你) ”(Караоке-Николай Басков); “Да, время видимо не лечит / Только грусти больше прибавляет / Пишет письма в    личку каждый день ей / А она их даже не читает(是的,時間顯然無法治愈/它只會  增加更多的悲傷/每天下午給她寫信/她甚至都沒有讀過) ”(Поставит басту    Original-Даша Суворова);“想念是會呼吸的痛/它活在我身上所有角落/哼你愛的  歌會痛/看你的信會痛/連沉默也痛”(《會呼吸的痛》 梁靜茹) ;“不小心當淚滑  過嘴角/就用你握過的手抹掉/再多的風景也從不???只一心尋找我遺失的美好。 ” (《遺失的美好》 張韶涵) 。
    根據演唱形式的不同,可將情歌分為獨唱類情歌和對唱類情歌。上文中所舉 例子《星晴》 《簡單愛》 等皆是獨唱。與獨唱情歌相比,對唱情歌更受熱戀情侶
    們的喜愛。男女對唱這一表現形式展現了歌曲中蘊含的深厚情感,讓人不禁對愛 情心生向往。例如,“мужчина: Мы обрывали между нами провода / И разбегались  в разные стороны / Ни уплывали и терялись города / Мы заснежены, замурованы  (男: 我們斷了聯系/跑向不同的方向/城市沒有漂離也沒有迷失/我們被雪覆蓋,圍 困) женщина: Любовь из стали и быть может навсегда / С тобой устали плыть по  течению / Опять мелькали лишь чужие острова / Мы искали шанс на спасение  (女: 由鋼鐵制成的愛也許能永遠存在/我與你厭倦了隨波逐流/又一次只有陌生的 島嶼閃過/我們在尋找救贖的機會) ”(Любовь-призрак-Стас Михайлов, Жасмин); “男: 夢中人/熟悉的臉孔/你是我守候的溫柔/就算淚水淹沒天地/我不會放手…… 女: 萬世滄桑唯有愛是永遠的神話/潮起潮落/始終不悔真愛的相約……”(《美麗 的神話》 孫楠,韓紅) 。
    二、 情歌歌詞的概念界定及類型
     
    在界定完情歌概念和情歌類型劃分后,我們還需對情歌歌詞的概念進行界定,
     
     
     
    并依據上述的情歌分類對情歌歌詞進行分析,從而形成對研究對象更深層次的認 識。
    (一)  情歌歌詞的概念界定
    歌詞是聲樂作品的詞句部分,是歌曲的核心成分之一。就其本身而言,它是 一種文學表現形式,與小說、散文、戲劇等文學體裁一樣具有獨特的審美特征。 許自強把歌詞視為是一種“俗文學” ,因為“歌詞的音樂性制約了他的文學性”, 而“俗是歌詞的一種審美本質”[4] ,歌詞創作就需要寓雅于俗。
    自古以來,關于歌詞便有“入樂為歌,不入樂為詩”的說法。而作為歌曲的 文字部分,其更要能與曲相和,使得歌曲中既有詩意又不乏美感。這一觀點也恰 好印證了詩和歌之間難以分割的特性: 詩與歌詞同宗同源,關系緊密,二者的并 集即為現代文學體裁之一的詩歌。這一特點在詩歌的發展歷史中體現尤為明顯。 《詩經》 中的詩就是一種可伴樂而唱的歌詞,不過由于缺乏曲譜記載,如今只是 將其做文學作品來欣賞。在西方,被譽為“歐洲文學史上的第一塊豐碑”的《荷 馬史詩》 ,在學者們細致考察后發現其就是由兩部各 24 卷的長篇“歌詞”組成, 并被游吟詩人(歌手) 們演唱,后經數次整理加工而形成書面版本。在 10 世紀左 右的俄羅斯產生了一種新的文學體裁,被稱為“宗教彈唱詩歌” ,由流浪歌手創 作、演唱并傳播,同上述的《詩經》 和《荷馬史詩》 一樣,如今所見的宗教彈唱 詩歌集都是由后人收集記錄而成的文字版。早期的宗教詩歌如何演唱我們不得而 知,但可以確定的是宗教詩歌確實以歌曲的身份存在過。作為歌曲靈魂的載體, 歌詞不僅表達了一首歌所要展現的主題和思想,還注重感情和情緒的抒發,展現 了其獨特的審美與價值取向,引起聽眾們心靈的共鳴。
    綜合上文情歌概念的界定及歌詞概念的解釋,本文中的情歌歌詞指的是 21 世 紀以來表達男女愛情的流行歌曲的詞句部分。
    (二)  情歌歌詞的類型及特征
    情歌歌詞的類型可以依據情歌歌曲的類型來劃分。上文將情歌分為熱戀型與 失戀型情歌,情歌歌詞可以采取同樣的分類方式,即將其分為熱戀型與失戀型的 情歌歌詞,通過這種分類可以歸納出情歌歌詞的以下特點:
    第一是具有強烈的風格差別。熱戀與失戀,是戀情的兩個極端狀態。兩種類   型的情歌歌詞對比反差感極強,描寫熱戀的情歌歌詞展現的情感是甜蜜又浪漫的, 其中既有“為你遮風擋雨”的甘愿付出,還有“總有天我會騎著彩虹白馬來娶你” 的鄭重承諾。(《小 honey》高穎浠) 而描寫失戀的情歌歌詞所吐露的情感則是分   離后的落寞與痛苦,其中訴說了“你已經離我而去”的殘酷現實,還有“根本就   不敢在夜里想你”的心酸經歷。 (《無能為力》 張敬軒)
     
    第三章 情歌歌詞概述
     
     
    第二是具有強烈的抒情和煽情特性。無論是描寫熱戀還是失戀的情歌歌詞,  其中抒情都是情歌的核心要義。情歌歌詞常以第一人稱進行寫作,歌詞中的“我” 是主角,介紹自己的感情經歷,剖析自己的情感世界,抒發自己內心感受。例如, 在歌詞“我期待有份愛/只為我而存在……在我未來的夢/有你有我”(《我要的愛》  潘妮) 中,抒發了“我”對一份專屬愛情的期待之情。當情感得到了抒發, 自然   而然地就為煽情提供了基礎,聽眾們與歌曲產生共鳴,將自己代入歌曲中的“我”,  感受“我”的情感變化。而當人們聽到“Одна за другой по щекам течет слеза / Ты    не можешь понять, почему так жесток мир / Почему ты меня любишь, а я тебя не    полюбил (眼淚一滴滴流過面龐/你不明白為什么這個世界如此殘酷/為什么你愛我   而我不愛你) ”(Красивый Рэп Про Любовь - Многоточие)等離別類的情歌時,  會令有過失戀經歷或是正處在失戀階段的人的感觸深刻,因為這些歌詞道盡了他   們心中的苦痛。
    依據上文將情歌分為獨唱和對唱兩種類型,可以將情歌歌詞也分成獨唱型和 對唱型。由此可以總結出情歌歌詞的故事性與互動性特點。獨唱型的情歌歌詞通 常具有故事性,即整首歌詞在講述一個故事,由于篇幅限制,故事不可能精確到 每一個細節,因此需要作詞人能夠做到使用精練的語言進行高度概括。如果說小 說是講故事,那歌詞就是唱故事,歌詞的故事性增添了歌曲的感染力。 “一九九 五年/我們在機場的車站/你借我而我不想歸還/那個背包……”(《你的背包》 陳奕 迅) 。開篇開門見山,點明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貫穿整首歌的線 索——背包,向聽眾講述了一對相愛男女遺憾分手的故事。對唱型情歌歌詞的互 動性最為突出,對唱的表演方式對歌詞的互動度提出極高要求。 “女: 是你讓我 看見干枯沙漠開出花一朵/男: 是你讓我想要每天為你寫一首情歌”(《有點甜》 汪蘇瀧,BY2)。例中兩句互動性的歌詞完美地展現了一對情侶在互訴衷腸的畫面。 歌詞的互動性特點不僅能深化歌詞所表達的真摯感情,還可以拉近聽眾與歌曲的 距離,引起情感共鳴。
    在韻律方面,情歌歌詞和其他歌曲一般注重押韻。通常將含有相同韻部的字 置于歌詞的句尾,使演唱時朗朗上口。押韻使歌詞的語言美與音樂性得到完美結 合,歌曲創作高度提升的同時降低了其記憶與流傳難度。例如,歌詞“А моя любовь живёт на двадцать пятом этаже / А твоя душа зовёт и я учусь летать уже / А моя любовь живёт на двадцать пятом этаже / А моя душа летит к твоей душе ”中句尾 押的都是[э];歌詞“出??谝呀洸贿h/我丟著空瓶許愿/海與天連成一線/在沙洲對你 埋怨……”(《候鳥》 S.H.E)的韻腳為言前轍,整首歌一韻到底,中途不換韻,
     
     
     
     
    體現了詞作者深厚的作詞功底。
    在詞句方面,情歌歌詞具有獨特的選詞藝術。情歌歌詞在表情達意時會選擇   較為夸張的詞語來放大情感。例如,在“我心已死/一千個太陽燃亮我悲傷”中運   用“死、一千個、燃”三個夸張性的詞語,表達出主人公極致的悲傷之情。有時   又會在歌詞中巧妙地運用色彩性語言或帶有色彩的意象,會使歌詞內容變得豐滿, 仿佛畫卷一般徐徐浮現在眼前,如 “Весной любовь приходит в платье голубом /     Любовь приходит летом в платье зеленом / А осенью любовь приходит в золотом /    Любовь зимой всегда приходит в платье белом (春天時愛情穿著藍色長裙來到面   前/夏天時愛情披上綠色的衣衫/秋天的愛情啊換上了金黃色的裝扮/冬天時愛情總   是白裙翩翩) ”(Знай, Это Любовь-Ляпис Трубецкой)四句歌詞四種色彩,愛就   像是一個愛漂亮的小姑娘,依著季節搭配自己衣服的顏色; “籬笆紅杉/背你去看   /黃昏河畔/手留給你挽”(《張家明和婉君》 李榮浩) ,聽者恍若看到籬笆的綠   與杉葉的紅近在眼前,遠處還有戀人挽手走在愛情夕陽下的河畔。情歌歌詞的創   作同時具有口語化傾向,善于運用口語化特點不僅不會使歌詞變得淺薄,還會為   歌詞添彩,因為“口語本身具有抑揚頓挫等聲調變化,即一定的旋律性和歌唱性。”
    [5]而歌詞的可聽性則對語言組織的口語化作出要求??谡Z化的歌詞少有生僻字,詞 句通俗易懂,文風親切,有利于氛圍的營造; “你、我、他”等指人物的名詞或 代名詞的使用,更有利于減少聽眾與歌曲之間的距離感。
    在意義方面,情歌歌詞不只是簡單地宣泄情緒,而是在抒情中蘊藏著寓意, 以哲理性給人啟發。間或出現的充滿哲理的語句提升了歌曲的內涵。如“就放手  吧/別想她/這世界有很多愛你的人哪/就放手吧/別想她/愛過就好何必要苦苦掙扎” (《別想她》 高進) 提醒失戀的人們不要為一個不愛你的人而忽視掉身邊的風景。 情歌歌詞可算作一種極具藝術表現力的另類說理形式,詞作者將想要闡述的道理  寫進歌詞,不似直接生硬的教訓令人難于接受,更在潛移默化中豐富了人的審美  觀和價值觀。
    本章小結
     
    本章主要對俄漢語中“情歌”及“情歌歌詞”進行了概念界定,并對它們進 行分類及特征分析。本課題將“情歌”定義為表達男女愛情的歌曲; 在音樂種類 方面,將情歌的曲種定為流行歌曲; 在時間跨度方面,本課題選取的是中俄兩國 2001 年至今范圍內所發布的情歌; 依據抒發情感和演唱方式將情歌分為熱戀型與 失戀型、獨唱型和對唱型情歌。本課題中的“情歌歌詞”指的是 21 世紀以來表達
     
    第三章 情歌歌詞概述
     
     
    男女愛情的流行歌曲的詞句部分; 通過對情歌歌詞的特征分析,總結出以下特點: 具有強烈的風格差別、強烈的抒情和煽情特性、故事性與互動性、押韻、選詞藝 術性、哲理性和教育性。
     
     
     
     
     
     
    第四章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類型對比研究
     
     
    在對本課題中情歌概念進行界定及對其特性簡要剖析后,本章將主要結合概 念隱喻理論,同時運用對比語言學的相關原則對俄漢語情歌歌詞進行具體的數據 統計和分析。 “概念隱喻理論的提出標志著隱喻研究已從傳統的辭格和語義研究 進入到了一個嶄新的領域,那就是隱喻的認知研究。”[1]而對歌詞中概念隱喻的分 析探究也意味著歌詞的研究從辭格領域轉入到了認知領域。
    一、 俄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類型
     
    (一)  俄語情歌歌詞隱喻中目標域內常見意象解讀
    “‘意’是內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體的物象。”[2]意象是詩歌   的基本構成元素,詩歌由一個個意象組合而成。想要理解一首詩的內涵,首先要   從理解詩歌的意象開始。對于意象的解釋,可以將其拆分成兩部分,意象中的“意” 指的是某種意念,這種意念源自內在、表達抽象,展現了作者的主觀世界。“象” 指的是某種物象,這種物象取于現實、表達具體,展現了作者抒情時在客觀世界   中所選取之物。意象則是“意”與“象”的創造性融合,物象因為作者某種特殊   情感的滲入而變成意象,由具體變抽象,由客觀變主觀。需指出的是,本文的意   象選取擴大了范圍,除意象外,將“意”與“象”也囊括進來,也就是說,下文   所述的歌詞意象,實質上是“意”“象”和意象的集合。我們常見的意象大都是   十分精煉、形象的詞語表現形式,這些詞語往往經過千百年的錘煉,積淀了厚重   的歷史文化。例如,在俄羅斯的詩歌中, “橡樹”不只是樹木的稱謂,還代表了   俄羅斯人的民族性格,形容的是一種堅固、強健的特性; 為世人所熟知的“海燕” 則是無產階級革命中先驅者的象征; 在中國的古詩詞中,被譽為花中四君子的“梅” “蘭”“竹”“菊”形容的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品行; 而一提到“落花”“流   水” ,就不免陷入“花自飄零水自流”的愁苦情緒之中。
    歌詞是詩歌中的一種特殊形式,歌詞中的意象與詩歌中的意象大體相同,但 也存在些許差別。歌詞中的意象選取更為自由、 “俗氣” ,作詞人為了表達自己 的情感,可以選取任何他認為能夠展現他作品的主題、觀點及感情的意象。甚至 有時作詞人可能會選擇一些不是十分高雅的意象和粗俗的表達,但都是為了作品 服務,往往此類的歌詞渲染氛圍的能力很強,更符合大眾的口味,更能調動廣大
     
     
    聽眾的情緒,效果極佳。歌詞中意象的時代感與創新性更強,流行歌曲的通俗性 使其與大眾的距離更近,更加貼近人民生活,在意象的使用方面更加迎合社會的 流行思潮和發展方向,在歌詞中常出現一些新鮮元素。解讀情歌歌詞隱喻中目標 域內出現意象的原因可分為兩個方面: 其一,從直觀的角度看,分析情歌歌詞隱 喻中目標域內出現的意象可以確定歌詞文本的主題和基本概念,了解作詞者對其 表達的概念的認知程度,即作詞者認為需要以具體喻抽象的未知概念域有哪些, 從而洞悉歌詞中想要表達的側重點; 其二,從微觀角度看,分析情歌歌詞隱喻中 目標域內出現的意象可以加深人們對歌詞本身的理解并提高人們的藝術審美水平 及鑒賞能力。意象的解讀是對其表達意義和形象構建的剖析,通過認識這些藝術 形象,我們在接觸歌曲時感受到的就不再是單獨的旋律或文本,而是一幅聲畫結 合的生動景象,人們在掌握作詞人想要通過歌曲傳達的信息的同時,還能受到歌
    曲表達感情的熏陶,欣賞歌詞蘊含的審美特質。
    我們以 100 首俄語情歌歌詞為研究對象,對歌詞隱喻中目標域內意象的出現 次數及其占總出現次數的百分比進行了統計(見表 4-1) 。
    表 4-1 俄語情歌歌詞隱喻目標域內意象統計表
     
    俄語情歌歌詞隱喻目標域內常見意象 出現次數 百分比
    1.    я/ты/мы/он/она/юность 78 17.29%
    2.     сердце/глаза /слёзы /взгляд 62 13.75%
    3.     любовь 57 12.64%
    4.     звёзды /бриз  /ветер /свет /небо  /облака /  солнце  /  луна  /дождь /снег /огня /вода 41 9.09%
    5.     время/миг/момент/ года/раньше/ночь /рассвет 28 6.21%
    6.     счастье /боль/грусть 20 4.43%
    7.     душа 14 3. 10%
    8.     сон 11 2.44%
    9.     мечта 10 2.22%
    10    мир 8 1 77%
    11.   судьба 7 1.55%
    出現五次以下的意象(不逐詞列出) 115 25.50%
    總計 451 100.00%
     
    表 4- 1 列舉了所有出現 5 次及 5 次以上的意象,為保證表格內意象數據的完整
     
     
     
     
     
     
     
     
    性,同時保證表格的簡潔性,對列舉出的所有意象依據相關性強弱進行了總結歸 類。例如,將我、你、我們、他、她、人等表示人和指代人的詞語歸為一類; 將 星、風、光、天空、云、 日、月、雨、雪、火、水等與自然相關的意象歸為一類 等等。出現 5 次以下的意象不算入常見意象,只做總出現次數統計。分析表格內
    數據可以發現,在俄語情歌歌詞隱喻中目標域內經常出現的意象種類大致可以分 為 11 個類別。其中,歌詞隱喻目標域內出現次數排在第一位的是指代人和表示人 的意象,其占比高達 17.29% ,這一數據體現了人類主體性特點,說明了“認知和 語言不能脫離人的身體構造”[3]。愛情是兩個個體間的感情,戀愛是兩個人相愛的 過程,其中最核心的是人的主體性,人首先認識自己,在自我意識覺醒后認識社 會、文化等群體概念; 排在第二位的是與“心”和“眼”相關的意象,其占比達 到了 13.75% ,與心和眼相關的意象比例高同樣證明了“人類基于身體經驗和空間 并通過隱喻獲得知識”[4]。在人的自我認識中包括對人體各部分器官的認識,“我 們應該認識到人類身體的其他各個部位,尤其是五官和四肢,在人類概念系統中 都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5];排在第三位的是與愛情相關的感情類意象,此類意 象是情歌的主題,歌詞創作圍繞其進行展開; 位于第四位的是自然景物類的意象, 其占比達到了 9.09%,這體現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作為一個生物物種,人類本身就 是自然的一部分,從古至今, 自然對人的影響都是巨大的,歌詞中與自然相關的 意象通常被賦予作詞者的主觀情感,營造出一種物我一體的藝術氛圍; 位于第五 位的是時間類意象,其占比為 6.21%;世界、命運等意象的出現次數占總出現次數 的百分比皆未超過 2%。
    我們借助Статистика слов對 100 首俄語情歌歌詞語料進行了詞頻分析,截取 其中前 100 項數據制作成表 4-2。
    表 4-2  俄語情歌歌詞中排名前 100 的單詞詞頻統計表
     
     
     
     
     
     
     
     
     
    No.
     
     
     
     
     
     
     
    Word
     
     
     
     
     
     
    Cou
    nt
     
     
     
     
     
    Frequent (%) Total
    Frequent
    of
    words
    above
    (%)
     
     
     
     
     
     
     
    No.
     
     
     
     
     
     
     
    Word
     
     
     
     
     
     
    Cou
    nt
     
     
     
     
     
    Frequent (%)
    Total
    Frequent
    of words
    above
    (%)
    1 я 639 3 626 3 626 51 нам 41 0 233 37 562
    2 не 593 3.365 6.99 52 ыл 40 0.227 37.789
    3 в 377 2. 139 9. 13 53 просто 39 0.221 38.011
     
     
     
    4 и 375 2. 128 11.257 54 пока 39 0.221 38.232
    5 ты 295 1.674 12.931 55 же 39 0.221 38.453
    6 тебя 261 1.481 14.412 56 удет 38 0.216 38.669
    7 мне 225 1.277 15.689 57 очень 38 0.216 38.884
    8 на 224 1.271 16.96 58 нами 37 0.21 39.094
    9 любовь 218 1.237 18. 197 59 кап 36 0.204 39.299
    10 что 214 1.214 19.411 60 вместе 36 0.204 39.503
    11 с 191 1.084 20.495 61 ночь 36 0.204 39.707
    12 как 188 1.067 21.562 62 если 36 0.204 39.911
    13 меня 151 0.857 22.418 63 раз 35 0. 199 40. 11
    14 а 140 0.794 23.213 64 опять 35 0. 199 40.309
    15 мы 137 0.777 23.99 65 снова 35 0. 199 40.507
    16 за 128 0.726 24.716 66 манят 34 0. 193 40.7
    17 так 124 0.704 25.42 67 почему 34 0. 193 40.893
    18 все 117 0.664 26.084 68 нет 33 0. 187 41.08
    19 по 104 0.59 26.674 69 твоих 33 0. 187 41.268
    20 это 103 0.584 27.258 70 мир 32 0. 182 41.449
    21 тобой 98 0.556 27.814 71 любви 32 0. 182 41.631
    22 моя 93 0.528 28.342 72 нас 32 0. 182 41.812
    23 тебе 90 0.511 28.853 73 удем 31 0. 176 41.988
    24 но 85 0.482 29.335 74 город 31 0. 176 42. 164
    25 всё 81 0.46 29.795 75 со 30 0. 17 42.334
    26 то 81 0.46 30.254 76 вот 30 0. 17 42.505
    27 сердце 77 0.437 30.691 77 равно 28 0. 159 42.663
    28 ез 68 0.386 31.077 78 ещё 28 0. 159 42.822
    29 только 60 0.34 31.417 79 эти 28 0. 159 42.981
    30 о 58 0.329 31.746 80 мной 28 0. 159 43. 14
    31 да 57 0.323 32.07 81 кто 28 0. 159 43.299
    32 ы 55 0.312 32.382 82 чтоб 27 0. 153 43.452
    33 такая 54 0.306 32.688 83 надо 27 0. 153 43.605
    34 от 54 0.306 32.995 84 глаза 27 0. 153 43.759
    35 до 54 0.306 33.301 85 ыла 27 0. 153 43.912
     
     
     
     
     
     
     
     
     
    36 твой 53 0.301 33.602 86 спит 27 0. 153 44.065
    37 у 52 0.295 33.897 87 она 26 0. 148 44.212
    38 знаю 51 0.289 34. 186 88 ольше 26 0. 148 44.36
    39 для 51 0.289 34.476 89 твои 26 0. 148 44.507
    40 люблю 50 0.284 34.759 90 скажи 25 0. 142 44.649
    41 где 50 0.284 35.043 91 одна 25 0. 142 44.791
    42 во 48 0.272 35.315 92 могу 25 0. 142 44.933
    43 хочу 48 0.272 35.588 93 из 24 0. 136 45.069
    44 теперь 47 0.267 35.855 94 нужен 24 0. 136 45.205
    45 уже 46 0.261 36. 116 95 время 24 0. 136 45.342
    46 ыло 45 0.255 36.371 96 он 23 0. 131 45.472
    47 когда 44 0.25 36.621 97 сон 23 0. 131 45.603
    48 уду 43 0.244 36.865 98 нужно 23 0. 131 45.733
    49 к 41 0.233 37.097 99 ведь 23 0. 131 45.864
    50 мой 41 0.233 37.33 100 его 23 0. 131 45.994
     
    我們利用表 4- 1“俄語情歌歌詞隱喻目標域內意象統計表”和表 4-2“俄語情
    歌歌詞中排名前 100 的單詞詞頻統計表”內的數據進行了不完全統計,求得俄語 情歌歌詞隱喻目標域內意象出現次數占與其相對應的俄語情歌歌詞中排名前 100 的詞出現次數的比重,可以發現,歌詞中描寫心、眼、時間及其相關意象時有 50% 左右的概率會使用隱喻。然而,表人和表愛情的意象的占比并不高,與預想的結 果有較大差異,綜合分析可能有以下原因: 表人和表愛情的詞本身基數大; 副歌 部分隱喻的使用率不高,但其重復率高使得表人和表愛情的詞基數變大,等等。 總之,俄語情歌歌詞中排名前 100 的詞(不包括虛詞) 與俄語情歌歌詞隱喻目標 域內的常見意象總體上都表現出了抽象化的特點。而對隱喻的理解則是一種二級 加工過程,以實現其“延申抽象概念的工具”[6]屬性。
    (二)  俄語情歌歌詞隱喻中始源域的類型劃分
    在綜合分析了《同義詞詞林》 ( 1983)、 《簡明漢語義類詞典》 ( 1987)、 《現代漢語分類大詞典》 (2007)和《現代漢語分類詞典》 (2013)等幾部義類 詞典后,本文采用了蘇新春編著的《現代漢語分類詞典》 (2013)的分類體系— —五級語義系統。與其他三部分類詞典相比,此詞典的分類體系層次更為清楚、 分類更為合理, “這個體系以詞義為軸心,呈樹狀分布,橫向體現不同類別的聚
     
     
    合,縱向顯示上下涵容關系,底層則以一個個具體詞匯構成的“義組”作為這個 結構體的基本單元。”[7]本文將始源域的類型分為始源域一級類型和始源域二級類 型兩種,此種分類借用了五級分類系統的前兩個層級,第一層級有 9 類,分別是: 生物、具體物、抽象事物、時空、生物活動、社會活動、運動與變化、性質與狀 態、輔助詞。第二層級有 62 類,在此處不做詳細列舉。“人們不僅可以利用隱喻 的審美潛能表達自己的思想,還可以在隱喻的幫助下了解生活的世界。”[8]本文對 俄漢語情歌歌詞隱喻中的始源域類型進行劃分, 旨在探求作詞者在歌詞創作使用 隱喻時會取用哪些概念域來表達抽象的思想,作詞者創作時的思維方式以及歌詞 隱喻折射出的俄漢兩民族的思維方式和認知特點。
    表 4-3“俄語情歌歌詞隱喻中始源域類型統計表”對歌詞隱喻中始源域的一級 類型和二級類型的出現次數及它們占各自總出現次數的百分比進行了統計。
    表 4-3 俄語情歌歌詞隱喻中始源域類型統計表
     
    始源域一級 類型劃分 始源域一
    級類型出
    現次數
    (次) 始源域一
    級類型出
    現次數占
    總次數的
    百分比 始源域二
    級類型劃
    始源域二
    級類型出
    現次數
    (次) 始源域二
    級類型出
    現次數占
    總次數的
    百分比 始源域二級
    類型出現次
    數占一級類
    型出現次數
    的比重
    具體物 245 54.08% 自然物 67 14.79% 27.35%
    概稱 63 13.91% 25.71%
    器具 51 11.26% 20.82%
    生活用品 18 3.97% 7.35%
    食用品 17 3.75% 7.00%
    文化用品 13 2.87% 5.31%
    材料 9 1.99% 3.67%
    建筑物 7 1.55% 2.86%
    生物 130 28.70% 104 22.96% 80.00%
    動物 22 4.86% 16.92%
    生物部分 3 0.66% 2.31%
    微生物 1 0.22% 0.77%
    抽象事物 48 10.06% 屬性 16 3.64% 33.33%
    意識 14 3. 18% 29. 17%
    文藝 11 2.43% 22.92%
     
     
     
     
     
     
     
     
     
    事情 3 0.68% 6.25%
    經濟 2 0.45% 4. 17%
    社會 1 0.23% 2.08%
    政治 1 0.23% 2.08%
    時空 14 3.09% 時間 8 1.77% 57. 14%
    空間 6 1.32% 42.86%
    社會活動 8 1.77% 戰爭 5 1. 14% 62.50%
    幫助 1 0.22% 12.50%
    司法 1 0.22% 12.50%
    爭斗 1 0.22% 12.50%
    生物活動 6 1.32% 生理活動 3 0.66% 50.00%
    心理活動 3 0.66% 50.00%
    性質 2 0.44% 性質 2 0.44% 100.00%
    總計 453 100.00% 總計 453 100.00%
     
    分析表內數據可以發現, “基本隱喻產生于日常生活經驗,其特征是結構單 一。 ”[9]俄語情歌歌詞隱喻涉及的始源域一級類型共有七種, 占總類型的 77.8% , 分別是具體物、生物、抽象事物、時空、社會活動、生物活動、性質與狀態。其 中,比例最高的類型是具體物,達54.08%,比例最低的類型是性質與狀態,達0.44%。 此外,俄語情歌歌詞隱喻中使用的始源域更多的是具體物、生物和抽象事物三個 類型,具體物類型占總類型的比例超過二分之一,其次是生物類和抽象事物類, 其占比分別為 28.70%和 10.06%。而時空、社會活動、生物活動和性質與狀態四個 類型的使用率較低,比例皆在 4%以下。
    俄語情歌歌詞隱喻涉及的始源域二級類型如下: 自然物、概稱、器具、生活 用品、食用品、文化用品、材料、建筑物、人、動物、生物部分、微生物、屬性、 意識、事情、經濟、社會、政治、時間、空間、戰爭、幫助、司法、爭斗、生理 活動、心理活動和性質。各始源域二級類型的出現次數占總次數的百分比如表所 示,其中百分比在 20%以上只有“人”這一類型,百分比在 20%(含 20%)— 10%  之間的有自然物、概稱和器具類,其余二級類型的出現次數占總次數的百分比皆 在 5%以下。此外,表格還統計了始源域二級類型的出現次數占一級類型出現次數 的比重,以表格中的具體物為例,其下屬的二級類型自然物、概稱、器具、生活 用品、食用品、文化用品、材料和建筑物的出現次數所占比例從大到小依次為
     
     
     
     
     
    第四章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類型對比研究
     
    27.35% 、25.71% 、20.82% 、7.35% 、7.00% 、5.31% 、3.67% 、2.86% ??梢钥闯?, 當歌詞隱喻的始源域一級類型為具體物時,歌詞使用的更多是自然物類、概稱類 和器具類幾個二級類型; 當始源域一級類型為生物時,人這一二級類型的使用率 最高; 當始源域一級類型為抽象事物時,歌詞則傾向于使用屬性類、意識類等二 級類型。
    總之,俄語情歌歌詞隱喻始源域向目標域進行映射時一級類型的使用偏好為: 具體物>生物>抽象事物; 二級類型的使用偏好為: 人>自然物>概稱。
    (三)  俄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實例解析
    以上兩小節分別對俄語情歌歌詞隱喻中的目標域和始源域進行了具體分析。 對目標域內的意象分析明確了俄語情歌歌詞創作的基本主題及意象使用的偏好, 對始源域的類型劃分是對歌詞隱喻的細致歸類,對歌詞隱喻的具體解析不僅是對 “隱喻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印證,還能探求歌詞隱喻背后所隱藏的人的認知行為 特點。以下是對以具體物、生物、抽象事物、時空、社會活動、生物活動及性質 七類為始源域的俄語情歌歌詞隱喻的實例分析。
    1.  以具體物為始源域
    (1) 自然物
    例 1:Твоя любовь …/Ярче чем солнце, больше, чем небо .    (你的愛 , 比太
    陽亮,比天空大。)(В Эпицентре -Sergey Lazarev)
    例 2:Вместе, но на разных полюсах мечты .(在一起,卻是夢想的不同極點。) (Пока Город Спит-Burito)
    自然物包括天體、地貌、氣象和自然物質。以自然物為始源域的隱喻很常見, 尤其是在詩歌中,人們慣于借物抒情。例 1 中把“愛”隱喻為比太陽亮比天空大 的具體物,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在人們的認知中,太陽是最亮的存在,天 空也是最廣闊的,將愛與太陽、天空做比,突出了“你”的愛的熱烈和濃厚。例 2  將“夢想”比作“地球” ,兩個人在夢想的不同極點就好比在地球的北極和南極, 兩個人即使在一起,但是夢想的巨大差異也會使兩個人漸行漸遠。
    (2)概稱
    例 3:Мне надо дозу тепла .(我需要一點溫暖。)(Мы танцуем под дождем- Adamant)
    例 4:Да, все только на твоих плечах .(是的,一切都在你的肩膀上)(Можно, я побуду счастливой?-Валерия)
    概稱是《現代漢語分類詞典》 中一級類具體物下屬的二級類概念,主要包括
     
     
     
     
     
     
     
     
    物體、物資、用品、事物代稱、物體狀貌和物體部分等三級類。例 3 中“溫暖” 的感覺變成了有體積、質量的物體,也可以被量化。例 4 中將一切隱喻為實體, 一切是對所有事物的概括,它是一個無形的概念,在此隱喻中一切成為能壓在肩  上、有重量的物體,展現的是一個類似“天塌下來有我來抗”的負責任、有擔當  的戀人形象。
    (3)器具
    例 5:Мы обрывали между нами провода . (我們切斷了我們之間的電線。) (Стас Михайлов, Жасмин - Любовь-призрак)
    例 6:Теперь лишь грусть в твоих глазах .(現在你眼中只有悲傷。)(На берегу неба-Дима Билан)
    機具、農漁用具、交通工具和軍事裝備等皆屬于器具。例 5 中將“我們”隱 喻為由電線相連的器械,電線斷掉器械就無法工作,切斷兩人之間的電線意味著 兩個人之間的聯系被斬斷,兩人所面臨的是分離的局面。例 6 中的“眼睛”是一 個容器, “當人們把容器概念映射到情感這一抽象的領域時,便有了情感是容器 中的液體這一隱喻概念。 ”[10]悲傷這種情緒是其中的容物,這一隱喻是對在愛情 中受傷的人的外在狀態的描寫,表達了“你”在感情中經歷的悲傷。
    (4)生活用品
    例 7:Легкий ночной бриз как дорогой парфюм .(輕柔晚風像昂貴的香水。) (Лови /Сергей Лазарев)
    例 8:Не узнаешь к сердцу пароль . (你不知道心的密碼。) (Лови -Сергей Лазарев)
    例 7 中將“微風”喻為香水,夜晚風吹,帶來的感覺就像是造價高昂的香水 沁人心脾。例 8 中將“心”隱喻為“帶有密碼的裝置” ,不知道心的密碼就無法 走進一個人的內心,意味著你無法了解愛人的更多思緒和情感,將愛情里對方心 思的復雜展現得便于理解。
    2.  以生物為始源域
    (1)人
    例 9:Мне бы вьюгу чтоб убаюкала .(我想要哄暴風雪入睡。)(Колыбельная тишины - Женя Любич)
    例 10:Зонт от дождя устал .(雨傘倦了。)(Я с тобой - Иракли)
    “也許最明顯的本體隱喻是那些自然物體被擬人化的隱喻。 ”[11]擬人隱喻將 非人類實體喻為人,使我們根據人的經驗來理解世間萬象。例 17 中,убаюкать кого
     
     
     
     
     
    第四章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類型對比研究
     
    通常譯為哄(孩子) 入睡,убаюкать一詞的使用使“暴風雪”具有了人格化,讓 不會說話、抽象的自然現象有了孩子般難以入睡,需要被哄才能安靜下來的特性。 例 18 中,устать通常譯為感到疲倦,賦予雨傘人的感受,本應“不知疲倦”的雨 傘因為撐得太久感受到了“疲倦” ,傳遞給聽者“雨傘”此時消極低落的情緒。
    (2)動物
    例 11:Детка летай со мной, заходи во снах .(寶貝和我一起飛,順便去夢里瞧 一瞧) (Кроме неё-Tanir, Tyomcha)
    例 12:Поймать удачу за хвост.(抓住成功的尾巴。)(Леван Горозия – Вместе)
    例 11 中將“人”隱喻為“鳥類” ,此類隱喻出現的次數頗多,體現的是人們 對藍天的渴望和自由的向往。例 12 中將“成功”喻為長著“尾巴”的動物,抓住 成功的尾巴,體現了想要成功的迫切希望,想要將成功牢牢抓在手中。
    (3)生物部分
    例 13: Но от глаз не спрячешь правду. (但是你眼里的真相無法隱藏 。) (Жестокая девчонка - Алексей Гоман)
    例 14:История любви/Как два крыла . (愛情故事像兩只翅膀。) (История любви-Istoriya luybvi)
    生物部分涵蓋了軀體部分、體液、分泌物和植物部分。例 13 中用“眼神”喻 “真相”,真相指的是一件事情的真實情況,眼神是一個人內心世界本質的反應, 通過一個人的眼神可以判斷其話語的真假。 “眼里的真相無法隱藏”正印證了那 句“喜歡一個人,眼神是永遠藏不住的” 。例 14 中將“愛情故事”比作“兩只翅 膀” ,翅膀可以幫助飛翔,愛情故事帶給人的美好感受就像是翅膀飛翔的自由感 覺一樣,讓人心生向往。
    (4)微生物
    例 15:И на все их комплименты у тебя давно иммунитет.(而對于他們的奉承, 你早已免疫。)(Сердцеедка- Егор Крид)
    例 15 中“奉承”指的是對所支持事物的肯定表達,是一種行為態度,將“奉 承”喻為病毒,表示一個人對“奉承”已經有了抵抗力,聽到奉承話不會十分激 動和開心,也不會有很強的優越感和滿足感。愛情中適當的奉承話可以給人帶來 愉悅,不過要注意技巧,避免對方對你的過度奉承形成免疫。
    3.  以抽象事物為始源域
    (1)屬性
    例 16:Она его половина .(她是他的一半。)(Симпа - Raim/Artur/Adil)
     
     
     
     
     
     
     
    例 17:Но моё время - замкнутый круг.(但我的時間是惡性循環。)(Пока Город
    Спит-Burito)
    屬性是對具體事物各方面性質和關系的刻畫,它包括景狀、性質、范疇、因 素等等,所描繪的都是抽象的東西。例 16 中將“她”喻為“他的一半” ,此處一 半并非指他身體的二分之一,而是一種屬性概念,強調的是二人之間密不可分的 戀愛關系。例 17 中將“時間”喻為“惡性循環” ,其意為“若干事物互為因果, 循環不已,越來越壞”[12] ,是對狀態的一種描述,突出了我和外部環境之間的矛
    。
    (2)意識
    例 18:Тогда увидела тебя -виденье .(然后我看到了你——一種幻象。)
    思想、感覺、愿望、想法、志趣等人腦中的產生的覺察皆屬于意識。此例中 將“你”喻為“幻象” , “幻象”即是虛幻的,不真實存在的,是客觀世界發生 的事件在人腦中出現的且帶有主觀加工的意識現象。
    (3)事情
    例 19:Ты ведь все, что есть у меня, моя судьба .(你是我的一切,我的命運。)
    事情作為一級類抽象事物下的二級類概念,包括一系列表達事情、過程、規  律、人生、遭際、情勢等概念的詞語。此例中將“你”喻為“命運” , “命運” 是一種宿命和運氣說,是一種玄妙的抽象概念, “你”是“命運”的隱喻表達突  出了“你”存在的重要性。
    4.  以時空為始源域
    時空是涉及哲學、物理學、天文學等學科的基本概念,是時間和空間的縮略 表達。時間是“物質運動中的一種存在方式,由過去、現在、將來構成的連綿不 斷的系統。 ”[13]空間是“物質存在的一種客觀形式,是物質存在的廣延性和伸張 性的表現。 ”[14]時空是人類認知世界的基礎概念,人們依賴空間和時間完成大腦 對世界形象的構建。時間和空間是十分古老的概念,人類生活在一個時間和空間
    交織的三維世界里,對時空的感知度極高,因此,即使時間與空間是兩個抽象概
    念,也是人們極為熟悉的抽象概念。
    (1)時間
    例 20:А я твоя случайная .(我是你的偶然。)( случайная - Loboda)
    例 21:Стань для меня Первым рассветом . (請你成為我的第一個黎明 。) (Стань Для Меня-Stan' Dlya Menya)
    例 20 中將“我”喻為“偶然” , “偶然”指的是有時候,是一個與時間相關
     
     
     
     
     
    第四章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類型對比研究
     
     
    的概念,強調的是一種不確定性。例 21 中將“你”喻為“黎明” , “黎明”是一 天中天剛亮的時候,是一天的開始,它也是光明和溫暖的象征。此句歌詞中的隱 喻向我們展現了一個給人極大安全感的戀人形象。
    (2)空間
    例 22:На пути к новому миру и счастью я .(我在通往新世界和幸福的路上。) (Всё решено - Elvira T)
    例 23: В моей груди идет война . (我的胸膛正進行一場戰爭。 ) ( Пьяная любовь-Dima Bilan)
    空間概念涵蓋了所有表達方位和地點的詞語。例 22 中將“幸福”隱喻為一個 “可以到達的地方” ,這個地方會是一個桃源般的美好存在,吸引人們不斷地追 尋和向往,即使那路途遙遠且漫長。例 23 中將“胸膛”喻為“戰爭的發生地—— 戰場” , “胸膛”如“戰場” ,內心中感情的交戰就如同軍隊的戰爭,戰后的心 靈滿目瘡痍,突出了“我”此時心境的凄涼。
    5.  以社會活動為始源域
    人除了是個人的存在以外,還是社會的存在。人是社會的主體, “離開一定 的社會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超歷史超時代的、離群索居的人是不存在的。 ”[15]   人的實踐活動是實現社會歷史發展變化的前提。社會活動包括管理、經貿、生產、 交通、文教、戰爭、司法、信仰、社交、幫助和爭斗一系列動作行為。
    (1)戰爭
    例 24 : Знаю, любовь – война . ( 我 知 道 愛 就 是 戰 爭 。 ) ( Последняя Любовь-Verbee)
    “愛”是“戰爭”是很經典的隱喻,愛情的參與者即為戰爭的雙方,敵人是 破壞愛情的人,保衛者是捍衛愛情的人,愛情是戰爭生動地形容了戀愛過程的復 雜,戀愛如同行兵打仗,也要有戰略和計謀。
    (2)幫助
    例 25:Возьми, как соглашение, мой номер .(拿我的號碼作為協議。)(Алексей Воробьёв - Скажи мне Да)
    《現代漢語分類詞典》 把有關贈送、協商、照顧等概念的詞語皆歸入“幫助” 這一類別。此例將電話號喻為協議,如今社會,人們在遇到想要認識的人時,就   會問其要電話號,此時電話號就像一份協議,如果你詢問的人將號碼給了你,證   明他認同這份協議,也就是說,你同樣引起了他的興趣。
    (3)司法
     
     
     
     
     
     
     
    例 26:Быть с тобой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和你在一起是犯罪。)(Сантиметры Джаро - Ханза)
    將“和你在一起”的行為喻為犯罪,犯罪指的是違反法律而構成罪行,這一 行為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把兩個人在一起比作犯罪,表達了對一方而言,和另一 方在一起會使自己受到道德或良心上的譴責,對自身或是社會可能造成不好的影 響。
    6.  以生物活動為始源域
    生物活動包括: 拉扯等肢體活動; 眼動、嘴動等頭部動作; 爬、游等全身動
    作; 生長、死亡等生理活動; 高興、悲傷等心理活動; 哭笑等表情; 生活工作;  成功失敗等際遇。以生物活動為始源域的概念隱喻類型占比并不高,只有 1.36%。
    (1)生理活動
    例 27:Любовь всего лишь сон, но может и вправду.(愛只是一個夢,但確實 可以。)(Пазл-Егор Крид)
    例句中將“愛”隱喻為“夢” , “夢”是一種生理活動,它的成因復雜,給 人的總體印象也是玄之又玄的,而愛情在某種意義上與夢有相通之處,是因為日 有所思,在夜里才會有所夢。而且醒來后夢里的一切就會消失,和向往的愛情一 樣觸不可及。
    (2)心理活動
    例 28:Это любовь что подарок или боль, что до талого с тобой .(愛是禮物又 或是痛苦,是永遠與你在一起。)(По уши я в тебя влюблен-Miyagi)
    此句中連續使用了兩個隱喻,把“愛”喻為“禮物”和“痛苦” 。 “痛苦” 指的是“身體或精神感到十分難受” , “愛”本身是積極的、正能量的,會給人  帶來幸福感,但是錯誤的愛的方式就如痛苦一樣,會給人帶來糟糕的情感體驗, 讓人身心疲憊、難以接受。
    7.  以性質為始源域
    例 29:Я ошибка твоя .  (我是你的錯。)(Немного перца - Горячий Шоколад) 以性質為始源域的概念隱喻是所有概念隱喻類型中占比最少的一類,原因在
    于,性質是區別事物本身和其他事物的特征,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隱喻絕大多 數是由具體域向抽象域映射,抽象概念更多存在于目標域。從詞性方面看,表達 性質的詞類為形容詞,如真假、好壞等等,而通常概念隱喻的始源域涉及詞類為 名詞,這類概念隱喻更為新奇。此例歌詞中的我對你而言是“錯” , “錯”是一 個用于描述性質的形容詞,表達的則是與“對”相對的意義,體現了“我”在戀
     
     
    愛關系中的尷尬位置。
     
    二、 漢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類型
     
    (一)  漢語情歌歌詞隱喻中目標域內常見意象解讀
    “歌詞意象就應像個‘熟悉的陌生人’ ,所謂‘熟悉’ ,是指它貼近現實,  為人們生活中所常聽常見; 所謂‘陌生’是指其鮮活難得,出人意表,在同類藝   術作品中很少見到”。 [16]歌詞創作中的意象運用就應充分地掌握這種“熟悉的陌   生人”理念,在選取形象、新穎的意象同時做到熟詞生用,使歌詞既有新意,又   有寓意。近年來一些歌手主張在自己的歌曲中加入“中國風”的元素,向世界展   示中國文化。雖然“中國風歌曲”未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但通過字面可以將其理   解為蘊含中國元素的歌曲,其創作根植于中國五千多年的優秀歷史文化,歌詞中   會出現一些傳統、經典的意象。但這類創作并不是簡單的傳統意象的羅列,而是   對其進行創新和再創造,將自己的創作情感內核與經典意象完美融合,以“舊物” 抒“新情” ,表達了作者極具特色的審美體驗和文化價值觀。使用“中國風”意   象的歌詞創新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充滿詩情畫意、帶有濃厚東方美的感性世界。
    我們以 100 首漢語情歌歌詞為研究對象,對歌詞隱喻中目標域內意象的出現 次數及其占總出現次數的百分比進行了統計(見表 4-4)。
    表 4-4  漢語情歌歌詞隱喻目標域內意象統計表
     
    漢語情歌歌詞隱喻目標域內常見意象 出現次數 百分比
    1.  愛/愛情/愛戀/戀愛/情/感情/情感/恨 101 18.84%
    2.  心/心事/眼/眼神 55 10.26%
    3.  你/我/人/我們 43 8.02%
    4.  時間/時光/歲月/青春/曾經/過去/未來/瞬間 28 5.22%
    5.  星/月/風/云/天/陽光/風景 26 4.85%
    6.  回憶/記憶 21 3.92%
    7.  淚/笑/快樂/傷悲 18 3.36%
    8.  天堂/生命/紅塵/緣 17 3. 17%
    9.  話/誓/字/答案 15 2.80%
    10. 思念/想念 10 1.87%
    11. 溫柔/溫暖/好/美 9 1.68%
    12. 夢 8 1.49%
     
     
     
     
     
     
     
     
     
    13. 寂寞/沉默 8 1.49%
    14. 世界 7 1.31%
    15. 傷/痛 7 1.31%
    16. 背包/琴/一切 7 1.31%
    17. 信任/擁抱/曖昧 6 1. 12%
    18. 菊花/落葉/魚 6 1. 12%
    出現五次以下的意象(不逐詞列出) 144 26.86%
    總計 537 100.0%
     
    表 4-4 列舉了所有出現 5 次及 5 次以上的意象,為保證表格內意象數據的完整
    性,同時保證表格的簡潔性,對列舉出的所有意象依據相關性強弱進行了總結歸   類。例如,將與情感相關的意象: 愛、愛情、愛戀、戀愛、情、感情、情感和恨   歸為一類; 將時光、歲月、青春、曾經、過去、未來和瞬間意象歸入時間類別等   等。出現 5 次以下的意象不算入常見意象,只做總出現次數統計。分析表格內數   據可以發現,在漢語情歌歌詞隱喻中目標域內經常出現的意象種類十分豐富,這   許是因為“表意的漢字更有助于漢語思維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17]共可將其分為   18 個類別。其中,歌詞隱喻目標域內出現次數排在第一位的是愛、情及由其引發   的行為和關系等意象,其占比高達 18.84% ,這一數據不難解釋,因為情歌是對愛   情的歌唱,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抒發因愛產生的一系列感情和情緒; 排在第二位的   是兩個軀體部分心、眼意象及與之有著密切關聯的心事、眼神意象,其占比達到   了 10.26% ,可見在情歌歌詞中心與眼兩個意象的使用率很高。原因在于“體驗、  感知和肌肉運動能力是形成概念的主要渠道,隱喻使大部分概念得以形成,大部   分概念的存在都不能“行使自己的權利” ,都要依賴于身體的心智能力,都要基   于身體經驗。”[18]人們對于心的重視源于歷史傳統。古時人們認為心是“神之舍, 血之主,脈之宗”, 主宰著人的生命,認知和思維也是心的生理功能,因此用“心” 意象抒發情感再合適不過。而眼被稱為心靈的窗戶,被看作是內心的外在表達,  內心的情感、思緒通過眼這一外在途徑得以展現; 排在第三位的是三個人稱代詞   “你” 、 “我”“我們”和一個統稱“人” ,指代的是一段情感關系的參與者,  其占比數為 8.02%,在感情關系中,人處于主體地位,因此在情歌歌詞里對人的著
    墨很多; 位于第四位的是與時間相關的一系列意象,其占比達到了 5.22%,在愛情 里,時間是最好的證明方式,伴隨著愛情的青春與歲月總是令人難忘,有情人的 過去和未來同樣美好,因此作詞人對時間類意象情有獨鐘; 位于第五位的是星、
     
    月、風、云、天、陽光和風景一類與自然景致相聯系的意象,其占比達到了 4.85%, 作詞人將自己的感情與這些自然物相融合,無論是夜晚的星月,還是白日的風云, 都是不錯的抒情物象; 排在第十位及之后的意象出現次數占總出現次數的百分比 皆未超過 2%,相較而言,這些出現次數少的意象代表的更多是作詞人的個性特點 及他們對愛情的獨到理解。
    我們借助圖悅在線詞頻分析工具對 100 首漢語情歌歌詞語料進行了詞頻分析, 截取其中前 100 項數據制作成表 4-5。
    表 4-5  漢語情歌歌詞中排名前 100 的關鍵詞詞頻統計表
     
    排名 關鍵詞 詞頻 權重 排名 關鍵詞 詞頻 權重
    1. 愛情 70 1 51. 天堂 11 0.8041
    2. 幸福 49 0.9597 52. 菊花 10 0.8001
    3. 回憶 38 0.9356 53. 候鳥 8 0.7983
    4. 世界 38 0.9155 54. 眼睛 11 0.7967
    5. 微笑 28 0.9061 55. 假裝 9 0.7965
    6. 快樂 30 0.9011 56. 放棄 11 0.7954
    7. 斑馬 18 0.8997 57. 誓言 9 0.7926
    8. 遠方 22 0.8895 58. 故事 11 0.7926
    9. 想念 21 0.8875 59. 孤單 9 0.7915
    10. 溫柔 23 0.8829 60. 傷口 9 0.7912
    11. 眼淚 22 0.8805 61. 歲月 10 0.791
    12. 一生 24 0.8784 62. 天真 9 0.7906
    13. 擁抱 19 0.8701 63. 浪漫 10 0.7905
    14. 思念 19 0.8662 64. 信任 10 0.7901
    15. 記得 20 0.8609 65. 回味 9 0.7888
    16. 失去 20 0.8592 66. 難過 9 0.7886
    17. 朋友 22 0.8575 67. 甜蜜 9 0.7884
    18. 離去 16 0.8517 68. 連成 8 0.7882
    19. 天空 17 0.8477 69. 情歌 9 0.7878
    20. 遇見 15 0.8453 70. 抬頭 9 0.7874
    21. 愛上 16 0.8442 71. 全世界 10 0.7864
    22. 勇敢 15 0.8422 72. 心跳 9 0.7861
    23. 結局 14 0.8353 73. 回到 10 0.7853
     
     
     
    24. 禮物 18 0.8353 74. 親吻 8 0.7847
    25. 眼神 14 0.8326 75. 溫暖 10 0.7837
    26. 風景 15 0.8315 76. 顏色 10 0.7832
    27. 心里 16 0.8313 77. 緣分 9 0.7828
    28. 時光 14 0.8311 78. 戀愛 9 0.7825
    29. 記憶 15 0.827 79. 旋轉 9 0.7825
    30. 腦海 13 0.8256 80. 靠近 9 0.7809
    31. 不快 13 0.824 81. 害怕 10 0.7808
    32. 沉默 13 0.8225 82. 灑脫 9 0.7795
    33. 想起 14 0.822 83. 浪費 9 0.7789
    34. 不見 14 0.8211 84. 節拍 7 0.7787
    35. 一刻 13 0.8198 85. 星星 8 0.7758
    36. 聲音 14 0.8194 86. 畫風 8 0.7757
    37. 完美 14 0.8186 87. 變得 10 0.7754
    38. 寂寞 13 0.8181 88. 落葉 8 0.7735
    39. 付出 13 0.8177 89. 玫瑰 8 0.7732
    40. 最美 12 0.816 90. 天地 9 0.7706
    41. 夏天 13 0.8142 91. 早知 7 0.7702
    42. 走散 8 0.814 92. 答案 9 0.77
    43. 陽光 13 0.8136 93. 情書 8 0.7699
    44. 牽掛 11 0.8135 94. 愛恨 8 0.7699
    45. 差一步 12 0.8135 95. 尋找 9 0.7697
    46. 遺忘 11 0.8125 96. 學會 9 0.7683
    47. 人海 10 0.811 97. 無期 6 0.7678
    48. 天使 12 0.8053 98. 旅行 8 0.7677
    49. 傷心 11 0.8049 99. 劇情 8 0.7671
    50. 曖昧 10 0.8042 100. 心痛 7 0.767
     
    我們利用表 4-4“漢語情歌歌詞隱喻目標域內意象統計表”和表 4-5“漢語情 歌歌詞中排名前 100 的關鍵詞詞頻統計表”內的數據做一個不完全統計,求得漢 語情歌歌詞隱喻目標域內意象出現次數與漢語情歌歌詞中排名前 100 的關鍵詞出 現次數的比重,可以發現,歌詞中使用愛、愛情、愛戀、戀愛、情、感情、情感、
     
     
    恨; 心、心事、眼、眼神; 時間、時光、歲月、青春、曾經、過去、未來、瞬間;
    天堂、生命、紅塵、緣; 話、誓、字、答案; 傷、痛這些意象時超過 50%的概率 會使用隱喻,在歌詞創作中個別意象(愛情、時間類意象) 使用隱喻的概率甚至 接近 100% ??傮w而言,漢語情歌歌詞中排名前 100 的關鍵詞與漢語情歌歌詞隱喻 目標域內的常見意象大體上呈現出抽象化特點,此外還涉及少數具體物意象的使 用。
    (二)  漢語情歌歌詞隱喻中始源域的類型劃分
    表 4-6“漢語情歌歌詞隱喻中始源域類型統計表”對歌詞隱喻中始源域的一級 類型和二級類型的出現次數及它們占各自總出現次數的百分比進行了統計。
    表 4-6  漢語情歌歌詞隱喻中始源域類型統計表
     
     
     
    始源域一
    級類型劃
    始源域
    一級類
    型出現
    次數
    (次) 始源域一
    級類型出
    現次數占
    總次數的
    百分比
    (%)
     
    始源域二
    級類型劃
    始源域
    二級類
    型出現
    次數
    (次) 始源域二
    級類型出
    現次數占
    總次數的
    百分比
    (%)
    始源域二級 類型出現次 數占一級類
    型出現次數 的比重(%)
     
     
     
     
     
     
    具體物
     
     
     
     
     
    247
     
     
     
     
     
    49. 11% 概稱 86 17 10% 34 82%
    器具 44 8.75% 17.81%
    自然物 44 8.75% 17.81%
    食用品 26 5. 17% 10.53%
    生活用品 23 4.57% 9.31%
    文化用品 13 2.58% 5.26%
    材料 6 1. 19% 2.43%
    建筑物 5 0.99% 2.02%
     
     
    生物
     
     
    137
     
    27.24% 113 22.47% 82.48%
    生物部分 11 2. 19% 8.03%
    植物 8 1.59% 5.84%
    動物 5 0.99% 3.65%
     
     
    抽象事物
     
     
    94
     
    18.69% 文藝 32 6.40% 34.04%
    意識 24 4.77% 25.53%
    屬性 16 3. 18% 17.02%
    事情 8 1.59% 8.51%
     
     
     
     
     
     
     
     
     
    經濟 7 1.39% 7.45%
    數量單位 5 0.99% 5.32%
    政治 2 0.40% 2. 12%
     
     
     
    生物活動
     
     
    13
     
     
    2.58% 心理活動 5 0.99% 38.46%
    生理活動 5 0.99% 38.46%
    表情 1 0.20% 7.69%
    生活 1 0.20% 7.69%
    肢體動作 1 0.20% 7.69%
     
    時空
    9
    1.79% 時間 5 0.99% 55.56%
    空間 4 0.80% 44.44%
    總計 500 100.00% 總計 500 100.00%
     
    分析表 4-6 數據可以發現,漢語情歌歌詞隱喻涉及的始源域一級類型共有五
    種, 占總類型的 55.56% ,分別是生物、具體物、抽象事物、時空和生物活動。其 中,比例最高的類型是具體物,達 49. 11% ,比例最低的類型是時空,達 1.79% 。 此外,漢語情歌歌詞隱喻中使用的始源域更多的是具體物、生物和抽象事物三個 類型,具體物類型幾乎占總類型的二分之一,其次是生物類和抽象事物類,其占 比在 20%左右。而生物活動、時空和類型的使用率較低,比例皆在 3%以下。
    漢語情歌歌詞隱喻涉及的始源域二級類型如下: 人、生物部分、植物、動物、 概稱、器具、 自然物、食用品、生活用品、文化用品、材料、建筑物、意識、文 藝、屬性、事情、經濟、數量單位、軍事、政治、時間、空間、心理活動、生理 活動、表情、生活、肢體動作、性質。各始源域二級類型的出現次數占總次數的 百分比如表 4-6 所示,其中百分比在 20%以上只有“人”這一類型,百分比在 20%  (含 20%)-10%之間的為概稱類,百分比在 10% (含 10%)-5%之間的有器具、 自然物、食用品三類,其余二級類型的出現次數占總次數的百分比皆在 5%以下。 此外,表格還統計了始源域二級類型的出現次數占一級類型出現次數的比重,以 表格中的具體物為例,其下屬的二級類型概稱、器具、 自然物、食用品、生活用 品、文化用品、材料和建筑物的出現次數占比從大到小依次為 34.82% 、17.81% 、 17.81% 、10.53% 、9.31% 、5.26% 、2.43%和 2.02% ??梢钥闯?,當歌詞隱喻的始源 域一級類型為具體物時,歌詞使用的更多是概稱類、器具類、 自然物類和食用品 類幾個二級類型; 當始源域一級類型為生物時,歌詞使用的更多是人這個二級類 型; 當始源域一級類型為抽象事物時,歌詞則傾向于使用意識類、文藝類及屬性
     
     
     
     
     
    第四章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類型對比研究
     
     
    類等二級類型; 當始源域一級類型為生物活動時,歌詞中使用相對較多的是心理 活動和生理活動這兩個二級類型。
    總之,漢語情歌歌詞隱喻始源域向目標域進行映射時一級類型的使用偏好為: 具體物>生物>抽象事物; 二級類型的使用偏好為: 人>概稱>器具。
    (三)  漢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實例解析
    “隱喻一般是從熟悉的、有形的、具體的、常見的概念域來認知生疏的、無 形的、抽象的、罕見的概念域,從而建立起不同概念系統中之間的聯系。 ”[19]從 上述研究中也可發現,漢語情歌歌詞隱喻中使用最多的是具體物始源域,即由具 體的概念域向抽象的概念域進行映射,下面是對以具體物、生物、抽象事物、生 物活動、時空、性質與狀態六類為始源域的漢語情歌歌詞隱喻的實例分析。
    1.  以具體物為始源域
    漢語情歌歌詞中出現最多的概念隱喻類型即以具體物為始源域這一類型,以 具體解釋抽象,利用熟悉、易理解的概念認知不熟悉、難理解的概念,符合概念 隱喻理論的主張。
    (1)概稱
    例 30:曾經有一個夢/那么美又那么重(《青春白皮書》 汪蘇瀧)
    例 31:你愛著我/我愛著你/卻變成/美麗風景/來不及抓緊(《會哭的禮物》 陳赫)
    例 30 中的目標域是“夢”,夢是一種心理現象,它看不見摸不到,歌詞中將 “夢”隱喻為“擁有美麗外表的、有分量的物體” ,這種物體就好比王冠和獎杯, 說明了在人們心中的夢(愛情) 是美好而有分量的。例 31 中將“風景”喻為“可 抓在手中的物體” ,手松開物體就會掉落,美麗風景(相戀的美好時光) 需要人 們格外留心,如若不好好抓在手中,就會隨風逝去。
    (2)器具
    例 32:眼光卻閃爍遙控我感受(《讓我為你唱情歌》 蕭敬騰)
    例 33:信任突然失去方向防備/慢慢的出鞘(《分手的距離》 李魏西)
    例 32 和例 33 的始源域二級類型為器具,例 32 中將“眼光”喻為“可以改變 人感受的遙控器” ,遙控器的目的是操作和控制, “眼光的閃爍”就如同使用遙 控器時起指示作用的光亮。例 33 中把“信任”喻為“出鞘的刀劍” ,信任是一個 抽象、結構復雜的概念,刀劍是古時的作戰兵器,提起刀劍,人們會不由自主地 聯想到兵戈相向的畫面,以刀劍喻信任,形容兩人之間的信任岌岌可危,關系即 將破裂。遙控器屬于儀表器械,刀劍屬于軍事裝備,二者都是器具的下位概念。
     
     
     
     
     
     
     
     
    (3) 自然物
    例 34:我是浪花的泡沫(《追光者》 岑寧兒)
    例 35:氣象說溫度會驟降/我預言愛情是晴朗(《就是愛》 蔡依林)
    例 34 中的目標域為“我”,即愛情的參與者,理論上講人是更為我們熟知的   概念,人們在認知時習慣于基于身體經驗來認識未知抽象的概念領域,而例 34 中   的“我”此時不是具體的人的概念,而是陌生、抽象的愛情參與者的概念,以“泡   沫”為喻體,形象地刻畫了一種戀愛中普遍的心理感受,即與“你”相比,“我” 是渺小易逝的,表現出愛情中一方對另一方的追求和向往。例 35 中“晴朗”形容   的是一種無云無霧、陽光充足的天氣狀態,屬于自然物中的氣象類別。將愛情喻    為可以“晴朗”的天氣,突出了愛情可以使人身心愉悅的特征。
    (4)食用品
    例 36:喜歡你/淡淡的憂郁/壞壞的脾氣/甜甜的話語(《我好喜歡你》 六哲) 例 37:愛情過了保質期(《秋殤別戀》 格子兮/牙牙樂)
    食用品包括食品、藥品和有毒物品。例 36 中“甜甜的話語”一句,將“話語” 喻為“糖果” ,在此概念隱喻中,始源域是糖果, 目標域是話語,糖果是甜的,  吃糖會使人心情愉悅,而喜歡的人所說的話是動聽的,聆聽愛人的話同樣會使人   心情舒暢,在人的認知語境中糖果與話語產生一一對應的關系,形成了映射。例   37 中“愛情”如“食品”一樣有了保質期,食品過期意味著無法食用,愛情過期   則意味著戀愛關系的終結。
    2.  以生物為始源域
    “根據體認語言學的核心原則‘現實—認知—語言’ ,人們基于對現實世界 的互動體驗和認知加工而形成了語言。 ”[20]人與其他生物共同存在于地球生物圈 中是現實情況,在此情況下,人本身和其他生物的特點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人類 對其他事物或概念的認知方式,進而影響人們的語言表達,促使人們將生物作為 始源域來構建隱喻。
    (1)人
    例 38:灰蒙蒙的天空/烏云它也不懂/用陰天來遮住我(《凌亂的華麗》單色凌) 例 39:愛上漫天的星河靜靜流淌/如夢披上了霓裳(《遠方》 郁可唯)
    例 38 中“懂”的意思是“了解,明白”, 其行為主體應是具有思維能力的人。 而烏云本是一種自然現象, “烏云它也不懂”的表達將烏云擬人化,通過擬人隱  喻凸顯了“我”的惆悵。例 39 中“披霓裳”的動作主體同樣應是有思維能力的人, 將“夢”喻為人,使“夢”具有了人的特點,拉近了虛幻抽象的“夢”和實際具
     
     
     
     
     
    第四章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類型對比研究
     
     
    體的人之間的距離,更能幫助人們理解和夢類似的抽象的東西。
    (2)其他生物
    例 40:所以挖開土壤種下希望(《小太陽》 五月天)
    例 41:一瞬間/愛蛹成繭(《秋殤別戀》 格子兮/牙牙樂)
    例 40 中將“希望”比擬為“種子” ,希望是一種理想和愿望,是一種抽象的 意識,種子是植物的一部分,種子種在土中會破殼長大,把希望種在土中則是期 盼希望像種子一般成長,然后變為現實,表達了作詞者對愿望實現的憧憬。例 41  中將“愛”比作“蛹” ,幼蟲蛹期需要做繭,可以起到保護作用,但是換個角度 想,繭也將自己縛在其中。同理,愛情能讓人得到幸福,但也可能是一座圍墻。 3.  以抽象事物為始源域
    “隱喻不單單是以具體隱喻抽象,而且還存在以具體隱喻具體、以抽象隱喻 具體和以抽象隱喻抽象的不同隱喻。 ”[21]
    (1)意識
    例 42:面朝向大海心暖花開(《習慣》 夏婉安)
    例 43:你存在/我深深的腦海里(《我的歌聲里》 曲婉婷)
    例 42 中的“面朝向大海心暖花開”一句改編了海子的抒情詩句“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 ”春暖花開指的是春天氣候變暖,花朵盛開,形容的是一幅時光大好 的景象。此句歌詞將“春”換成“心” , “心暖”原本是指一種生理上的感受, 形容因某人或某事的觸動心靈感到溫暖,而心暖花開中的“心暖”指的是心向陽 光與美好,只要一個人心中充滿愛,那么對于他來說世上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例 43 中將“你”喻為“我腦海中的思緒” ,戀愛中的人每時每刻都在思念對方,戀 人的身影總是不自覺地浮現在自己的腦海中,提到他的名字,腦海中就立即浮現 出他的音容笑貌。
    (2)屬性
    例 44:我心里/你就是唯一(《我好喜歡你》 六哲)
    例 45:不需要掩飾沖動/那是隱藏在身體里的超能力(《浪漫主義》 袁婭維)
    例 44 中“唯一”是一個屬性詞,意思為只有一個。將“你”喻為“唯一”, 體現了“你”在“我”心中的地位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特性。例 45 中“超能 力”是一種普通人不具備的特異功能,是一種奇異、特殊的力量,而力量是屬性 的下位概念,是對屬性的描述。將“沖動”比擬為一種“超能力” ,扭轉了“沖 動”本身的貶義屬性,突出了“沖動”積極的一面。
     
     
     
     
     
     
     
     
    4.  以生物活動為始源域
    (1)心理活動
    例 46:我要的愛是你的青睞(《我要的愛》 潘妮)
    例 47:你從來是/屏幕幻變的遐想(《初音》 林二汶)
    例 46 中,“青睞”意為對他人的喜歡和尊重,是一種屬于人的心理活動。將 “愛”喻為“青睞”表達了一種對于愛情的看法和要求。例 47 中,將“你”喻為 遐想,遐想意為悠遠的想象和思索,更強調的是沒有邊際、超越現實的想法?!冻?音》 中的“你”是一個類似 AI 的操作系統,“你”如遐想,突出的是“你”身上 神秘,超現實的特質,歌詞中人與操作系統的戀愛使得我們從更深的角度去思考 愛情。
    (2)生理活動
    例 48:人是夢一場(《初音》 林二汶)
    例 49:被你拋下是極難融的痛(《花無雪》 泳兒)
    例 48 中“人”是具體的存在,“夢”是人睡眠時會出現的一種生理活動,人  醒了,夢隨之消散。夢通常具有不連續、不協調,與認知不符等特點,將“人” 喻為“夢”,說明了人像夢一樣仿佛從未出現過,即使出現過可能只是曇花一現。 人能制造夢境,但也可能是夢境的產物。例 49 中將“被你拋下”這種行為喻為“難  融的痛” , “痛”是因疾病而引發的身體上的難受感,屬于二級類生理活動下屬  的患病范疇。 “被人拋棄”帶來的痛楚與難以愈合的傷疤一般令人難以承受。
    (3)表情
    例 50:腦海慘白的回憶/劃過絕望的痕跡(《秋殤別戀》 格子兮/牙牙樂)
    例 50 中目標域是“回憶” ,始源域為“臉色” 。 “慘白”形容的是“臉色蒼
    白,沒有力氣的樣子” ,用形容臉色的“慘白”來形容“回憶” ,將蒼白無力的 特點映射到“回憶”這個概念域中,以此描寫兩人之間的回憶充滿了痛苦與絕望, 這樣的愛情只能以分離為結局。
    5.  以時空為始源域
    (1)時間
    例 51:你是對的時間(《有點甜》 汪蘇瀧)
    例 52:這盼望很悠長(《命硬》 側田)
    時間概念主要用于描述事物運動的過程,它包含時刻和時段兩個概念。例 22    中將“你(愛人) ”隱喻為一個對“我”而言美好的時刻。例 23 中則將“盼望” 這個過程隱喻為一個難熬的時間段。在以時間為始源域時,對時刻和時段的使用
     
     
     
     
     
    第四章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類型對比研究
     
     
    也耐人尋味,需要一定的生活經驗幫助理解。在人的意識中,快樂時光總是短暫 瞬間,痛苦難過卻總是被大腦渲染放大。
    (2)空間
    例 53:我站在河岸邊/被樹叢隔離想念(《候鳥》 S.H.E)
    例 53 中目標域是“想念”,是一種回憶性的心理活動,不是實物,也無從談 起被樹叢隔離。但在此處, “想念”被空間化,即被喻為一個在實際空間中可以 被分隔的場所。
    三、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類型的異同
     
    通過本章前兩節對俄漢語情歌歌詞中出現的概念隱喻、所涉及的始源域和目 標域及具體的歌詞例證細致地研究與分析,發現在俄漢兩種語言的情歌歌詞中的 概念隱喻類型既存在著共性,又存在著差異,以下是對其共性和差異的具體闡述。
    (一)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類型的共性
    表 4-7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類型的共性分析
     
    相同的始源 域一級類型
    具體物、生物、抽象事物、生物活動和時空
     
    相同的始源 域二級類型 自然物、概稱、 物、生物部分、 器具、生活用品、食用品、文化用品、材料、建筑物、人、動
    屬性、意識、事情、文藝、經濟、政治、時間、空間、生理活 動、心理活動
    相同的目標 域內意象 表人意象、心、 眼及相關概念的意象、愛情意象、 自然風景類意象、時間類意 象、幸福等心理感覺意象、夢意象和世界意象
     
    依據本文的研究分類,按照始源域一級類型分類時,俄漢語情歌歌詞中相同 的概念隱喻類型有: 以具體物、生物、抽象事物、生物活動和時空為始源域的隱 喻。其中,以具體物和生物為始源域的兩種隱喻在兩種語言的歌詞隱喻中占比排 名都分別是第一名和第二名,且這兩種類型的歌詞隱喻出現次數及所占比例十分 接近。即俄漢語情歌的歌詞創作在建構隱喻時更多用具體物和生物兩個概念域向 目標域進行映射。
    按照始源域二級類型分類時,俄漢語情歌歌詞中相同的概念隱喻類型如下:
    以自然物、概稱、器具、生活用品、食用品、文化用品、材料、建筑物、人、動 物、生物部分、屬性、意識、事情、文藝、經濟、政治、時間、空間、生理活動、
     
     
     
     
     
     
     
     
    心理活動為始源域的隱喻。其中,以人為始源域的類型最多,且占比幾乎達到了 23%;以文化用品、材料、建筑物、屬性、政治為始源域的隱喻出現次數及所占比 例幾乎相同,但是這幾類在兩種語言的歌詞隱喻中所占比例都較低,數值總和在 10%左右。
    在目標域內出現的意象方面,俄漢語情歌歌詞隱喻中涉及的相同意象(出現 五次以上) 有: 表人意象、心、眼及相關概念的意象、愛情意象、 自然風景類意 象、時間類意象、幸福等心理感覺意象、夢意象和世界意象。且在俄漢語情歌歌 詞隱喻的目標域中著墨最多的前五類意象皆為: 表人意象、心、眼及相關概念的 意象、愛情意象、 自然風景類意象、時間類意象。即無論是俄羅斯還是中國的作 詞者,在創作情歌時大多會使用以上五類意象,且多會使用其他概念域來對其進
    行解釋和認知。
    (二)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類型的差異
    表 4-8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類型的差異分析
     
    俄語情歌歌詞獨 有概念隱喻類型 1.始源域 一級類型 社會活動和性質
    2.始源域 二級類型 微生物、社會
    3. 目標域 內意象
    漢語情歌歌詞獨 有概念隱喻類型 1.始源域 一級類型
    2.始源域 二級類型 植物、數量單位、表情、生活、肢體動作
    3. 目標域 內意象 回憶和記憶意象、天堂和緣意象、話語和誓言意象、思念和想 念意象、溫柔意象、寂寞和沉默意象、信任意象以及動植物類 意象
     
    按照始源域一級類型的分類方式劃分俄漢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時,除二 者共有的隱喻類型外,本課題所選取的俄語情歌中還涉及以社會活動和性質為始 源域的隱喻類型,社會活動包括管理、經貿、生產、交通等等一系列和人的社會 生產生活相關的行為詞語。此類隱喻的使用頻率不高,出現次數占總體的比率為 1.77% 。其中,以戰爭為始源域的隱喻類型占半數以上,其余是以幫助、司法、爭
     
     
     
     
     
    第四章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類型對比研究
     
     
    斗為始源域的隱喻類型。盡管如此,此類型的隱喻也是俄語情歌中的特色隱喻, 說明了在本課題研究范圍內的兩語言情歌歌詞隱喻中,俄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 喻類型范圍更廣,在兩民族的情感觀念中,俄羅斯人民的愛情與生產生活等社會 實踐的聯系相對更強。漢語情歌中以抽象事物和生物活動為始源域的隱喻比俄語 多,而以時空為始源域的隱喻數量低于俄語。
    對比俄漢語情歌歌詞隱喻中的始源域二級類型,除去兩種語言所共有的以及 上述社會活動類囊括的二級類型外,俄語情歌歌詞隱喻中獨有的始源域二級類型 有: 微生物和社會。漢語情歌歌詞隱喻中獨有的始源域二級類型有: 植物、數量 單位、表情、生活和肢體動作。此外,對比數據可以發現,俄語情歌歌詞隱喻中 出現的始源域二級類型占總類型達 5%以上的從高到低依次為: 人、自然物、概稱、
    器具; 而漢語情歌歌詞隱喻中出現的始源域二級類型占總類型達 5%以上的從高到 低依次為: 人、概稱、器具、 自然物、食用品。
    對比俄漢語情歌歌詞隱喻中涉及到的意象(出現五次以上) 發現,漢語情歌 歌詞隱喻中涉及到的意象多于俄語,除上述所列相同意象外,漢語情歌歌詞隱喻 中還包括: 回憶和記憶意象、天堂和緣等唯心類意象、話語和誓言等文字類意象、 思念和想念意象、溫柔等性質類意象、寂寞和沉默意象、信任等人際類意象以及 動植物類意象。與俄語情歌歌詞隱喻中意象詞類相比,漢語中所涉及的詞類還有 動詞和形容詞。由此可以看出,漢語情歌歌詞的創作中構成隱喻的對象更加豐富, 涵蓋范圍更廣,而俄語情歌歌詞的隱喻構成相對單調。此外,漢語情歌歌詞隱喻 中目標域內除了難以理解的陌生概念外,還包括我們日常熟悉的、具體的概念, 俄語情歌歌詞則不然。不過這一切仍然“反映著對人類自身本質力量的確認和對 內在價值的追求,它是人類實踐理性精神的產物”[22] 。以上結論的得出皆以本課 題語料庫內的兩百首情歌歌詞為基礎,因選取的歌詞數量有限,有關俄漢語情歌 歌詞中概念隱喻類型的差異分析可能出現誤差。
    本章小結
     
    本章對俄漢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類型分別進行了介紹,并對比兩者之間 的異同。依據第三章中對俄漢語情歌及歌詞的界定,經過對 200 首俄漢語的歌詞 語料進行分析后,確定俄語情歌歌詞中出現的概念隱喻共 453 例,漢語情歌歌詞 中出現的概念隱喻共 500 例。本課題以歌詞隱喻中的始源域類型作為概念隱喻的 劃分標準,依據義類詞典的五級分類體系將歌詞隱喻中的始源域劃分出了兩個分 類層級: 始源域一級類型和始源域二級類型。其中,俄語情歌歌詞隱喻中始源域
     
     
     
     
     
     
     
     
    一級類型為 7 類,始源域二級類型為 28 類; 漢語情歌歌詞隱喻中始源域一級類型 為 5 類,始源域二級類型為 26 類。通過分析語料發現,俄漢語中使用的始源域一 級類型最多的是具體物,其次是生物; 俄漢語中使用的始源域二級類型最多的是 人。兩民族情歌歌詞構造隱喻時的認知順序都是從人出發,然后是人類自身的身 體構造,接著是人的情感、 自然外部環境再到時間觀等等。俄漢語情歌歌詞隱喻 中意象的使用有共同之處也有各自的偏好,相比之下漢語情歌的意象選取比俄語 更加廣泛,內容更豐富。
     
    注釋:
    [1]  李勇忠,李春華.  認知語境與概念隱喻[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06):28.        [2]  劉繁.  概念整合理論下的詩歌意境隱喻理解模式[J].外國語文,2012(04):43. [3]  趙艷芳.  認知語言學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38.
    [4]  王寅.  認知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405.
    [5]  張鳳.  “頭”的文化語義分析:俄漢對比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
    報,2004(03):100.
    [6]  殷融,蘇得權, 葉浩生.  具身認知視角下的概念隱喻理論[J].心理科學進
    展,2013(02):230.
    [7]  洪桂治.  論《現代漢語分類詞典》 基礎語義類的形成[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 學社會科學版,2012(01):40.
    [8]  Чудинов А .П ., Будаев Э .В . Когнитивная теория метафоры на современном
    этапе развития [J]. Вопросы когнитивной лингвистики, 2007(13):55. [9]  劉云紅.  認知隱喻理論再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5(08):16.           [10]牛麗紅,林艷.  從概念理論看俄漢情感隱喻[J].外語研究,2005(01):16.
    [11] 喬治 ·萊考夫,馬克 ·約翰遜.  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 社,2015:33.
    [12][13][14][15]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 5 版)
    [Z].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356 、1235 、778 、1372.
    [16]  許自強.  歌詞意象的選擇和運用[J].  詞刊, 2000(01):37.
    [17]  張立英,徐勇.  從語料庫看英漢隱喻模式的異同—— 以愛情隱喻和理智隱喻為 例[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0(03):67.
    [18]  王晶芝,朱淑華.  概念整合理論視角下的雪萊詩歌通感隱喻探析[J].外語學 刊,2013(03):41.
     
     
     
     
     
    第四章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類型對比研究
     
    [19]  王寅.  認知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452.
    [20]  王寅.  用對稱性體認方式統一解釋漢語平行結構和怪句——基于體認語言學 的思考[J].外語教學,2020(05):2.
    [21]  王晶芝,楊忠.  概念隱喻理論的再思考[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2010(03):99.
    [22]  修海林,羅小平.  音樂美學通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23.
     
     
     
     
     
     
     
     
     
     
    第五章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的形成機制
     
     
    通過上一章節對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類型的對比研究,總結出了俄漢 語情歌歌詞隱喻的類型及異同特點,本章在上一章節結論的基礎上,結合概念整 合理論對俄漢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探尋俄漢語情歌歌 詞隱喻產生的深層機制。
    一、 概念整合視域下俄語情歌歌詞隱喻的成因
     
    “隱喻產生的認知過程與大腦的進化有關,大腦為認知提供了硬件。”[1]因此, 對隱喻成因的解釋就不能局限在研究結構和語法的語言層面,而應結合心理與思 維,注重隱喻構建過程及其背后隱藏的復雜認知過程。如果說“每一個詞都隱藏 著一個被人遺忘殘缺或濃縮的故事與寓言,甚至每一個文字的構型本身都隱含著 一個隱喻陳述”, [2]那么歌詞更是如此。對歌詞中“隱喻構建的解讀,是語言意義 研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
    (一)  俄語情歌歌詞隱喻的概念整合網絡類型
    依據概念整合理論的觀點,概念整合結構的基本元素為四個心理空間,經過 投射,彼此相連的四個空間會構成一個獨特的概念整合網絡,??履岚柡吞丶{ 將概念整合網絡分為四類,分別為單一框架網絡、框架網絡、單向網絡和雙向網 絡(詳細內容見第二章) 。就俄語情歌歌詞隱喻而言,涉及到上述四種網絡類型 中的兩種,即單向網絡和雙向網絡。“所有簡單的隱喻式整合均屬于單向網絡”[4], 例如, “только сложится нелегко /дружба пламени с мотыльком . ( Самба белого мотылька - Егор Крид) ”屬于單向網絡,兩個不同的組織性框架“飛蛾撲火”和 “追求戀人”進入復合空間中就只剩下“飛蛾撲火”這一組織性框架。“Банды, как  голодные волки .(Скажи мне Да - Алексей Воробьёв )”屬于雙向網絡,輸入空間 1 中的動作施事者是匪幫,動作受事者是人質,其目標是謀取財物,方式為強行搶 奪; 輸入空間 2 中的動作施事者是餓狼,動作受事者是獵物,其目標是飽腹,方 式為獵殺。兩個輸入空間中共有的結構在類屬空間中得到表征,即某強勢一方利 用粗暴手段對弱勢一方實施某種行為,整合空間中除了對輸入空間框架的直接使 用之外,還因其他元素的存在拓展出獨特的層創結構,餓狼獵殺是為了充饑,而 匪幫搶奪是為了謀財,兩者在整合空間中合為一體,而其無法兼容的部分推衍出
     
     
     
     
     
    第五章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的形成機制
     
     
    匪幫謀財害命、兇狠殘暴的內容。
    上述分類方式可以用來分析部分屬于單向網絡類型的歌詞隱喻,但屬于雙向 網絡類型的例子極少,且分析難度很大,因此,本文基于第四章中對概念隱喻類 型的劃分方式及各概念隱喻類型所占的比重,將俄語情歌歌詞隱喻中涉及的概念 整合網絡類型從整體上分為兩大類,即與物質有關的概念整合網絡和與意識有關 的概念整合網絡。分類原因如下: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世界的本質,哲學 上的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存在,并能為人的意識所放映的客觀實在”[5], 與物質相對的是意識,意識指的是“高度發展的物質——人腦的機能,是客觀物 質世界在人腦中的反映”[6]。依據物質與意識的概念,結合本文俄語情歌歌詞隱喻 的分析數據,與物質有關的概念整合網絡可細分為與具體物有關和與生物有關的 概念整合網絡; 與意識有關的概念整合網絡可細分為與抽象事物有關的概念整合 網絡及其他概念整合網絡兩個類型。以下將對上述總結的概念整合網絡類型進行 實例分析。
    (二)  基于概念整合理論的俄語情歌歌詞隱喻的實例解析
    1.與具體物有關的概念整合網絡
    分析《現代漢語分類詞典》 中具體物的下位義項可以發現,具體物分為自然物、 建筑物、生活用品、文化用品等等,所有這些“物”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物 構成了人的基本存在條件,物服務于人,是人利用的對象; 物也塑造著人,影響 人的社會實踐。”[7]物之于人的普遍性與重要性,是與具體物有關的隱喻產生的前 提條件。在俄語情歌歌詞中,與具體物有關的隱喻占比最高,其中,又以與自然
    物相關的隱喻為首。例如,歌詞“Ты мой звездопад .(你是我的隕星雨。)”(Мы танцуем под дождем - Adamant)。
    輸入空間 1: 此空間是關于звездопад(隕星雨) 的空間。隕星雨是一種天文自 然奇觀,是隕星在沖入大氣層時,因沖擊產生爆炸,而后分裂為無數隕石像雨一 樣降落下來。相比于我們熟知的流星,隕星的體積更大,其降落時光亮更勝,場 面更壯觀。隕星雨在夜空中劃過,其光芒璀璨奪目、神秘耀眼,它的美于瞬間剎 那中成為永恒,存于記憶,為人懷念。
    輸入空間 2: 此空間是關于ты(你) ,即戀人的空間。戀人是互相愛慕對方的 人,俗話說, “情人眼里出西施” 。在愛情中,戀人的形象在對方眼中是完美無 暇的,他(她) 或積極向上,充滿陽光,或溫柔善良,真誠豪爽。他(她) 的美 兼顧內外,讓人難忘。
    類屬空間: 歌詞以隕星雨喻人,兩個輸入空間共享的元素是神秘美麗及被人銘
     
     
     
     
     
     
     
     
    記在內心深處的性質。
    合成空間: “當輸入空間 1 與 2 部分地投射到合成空間后,通過“組合”“完 善”和“擴展”三個彼此關聯的心理認知過程的相互作用” ,得到了“ты мой звездопад (你是我的隕星雨) ”這一隱喻,此隱喻將戀人比作隕星雨,隕星雨美 麗夢幻且為人所喜愛,戀人之于對方而言就像隕星雨一般美好,讓人不由得心生 向往。兩者結合而成的隱喻不僅形象生動,還烘托出了屬于戀人間的唯美浪漫的 氛圍。
    2.與生物有關的概念整合網絡
    自然界中一切有生命的物體都可被叫作生物。在《現代漢語分類詞典》 中,   生物被分為人、動物、植物、微生物和生物部分這五個部分。無論哪種分類方式,  人在生物中的地位都是極特殊的。從古至今,人類不斷摸索與其他生物相處的方   法和原則,而不管是敬畏崇拜自然,還是征服自然,或是尊重保護自然,與其他   生物相比,人都扮演了更為重要的角色。人類特殊的主體地位在歌詞中同樣有所   體現,擬人隱喻的運用十分熟練。在俄語情歌歌詞中與生物有關的隱喻中,擬人   化的隱喻占比最高。例如,歌詞“Ветер осенний стучится в окно .(秋風叩響珠窗。)”
    (Опера 2 Прелюдия- Vitas )。
    輸入空間 1:此空間是關于人類(未出現的喻體) 的空間。叩窗,即敲打窗戶, 而敲由擊打朝天鼓的本義引申為擊打義,敲窗是一種常見的人類行為,人用手或 其他工具擊打窗戶發出響聲,用以示意或是提醒。
    輸入空間 2:此空間是關于ветер осенний(秋風) 的空間。秋風即風,太陽照 射地球表面產生溫差,進而引起大氣對流形成了風。風被劃分為不同的等級,風 速歌中唱到“二級風,樹葉響; 三級風,旗翩翩; 四級風,灰塵起; 五級風,起 波瀾”[8] ,由此不難推斷,叩響窗戶的秋風應是不低于四級的。
    類屬空間: 提煉輸入空間 1 和輸入空間 2,其中共有的信息為擊打窗戶發出響 聲的動作行為。
    合成空間: 此例將風隱喻為人。風被人格化,成為了像人一般有生命、有思 想的個體, “秋風叩窗”這一生動隱喻使人不禁聯想歌詞中所繪的場景,秋風瑟 瑟,入目凄涼。
    3.與抽象事物有關的概念整合網絡
    抽象事物是在具體事物的基礎上產生的,是人們為了認識具體事物而從具體 事物中抽取出來的普遍規定的部分。具體事物是看得見、摸得著,真實存在著的, 而抽象事物是人腦的一種認知,是一般規律,屬于意識層面的東西。 “一個概念
     
     
     
     
     
    第五章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的形成機制
     
    的抽象級別越高,在語言中找到其相關隱喻就越多。[9]”通常,概念隱喻涉及的兩 個概念域一個是相對具體的概念,一個是相對抽象的概念,人們習慣以具體喻抽 象,但是以抽象喻抽象的例子并不少見,在俄語情歌歌詞中,類似的歌詞隱喻有 很多。例如,歌詞“Даже если любовь-призрак .(即使愛是鬼魂。)”(Любовь-призрак - Стас Михайлов, Жасмин)。
    輸入空間 1:此空間是關于призрак (鬼魂) 的空間。鬼魂,迷信之人認為人 死后靈魂依舊存于世間,成為鬼魂。通常文學影視作品中出現的鬼魂形象是恐怖 和血腥的,鬼被視為邪惡的化身,在我國還有“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的說 法。人們對于鬼魂的心理也很復雜,或崇拜,或畏懼,或正視,或逃避。但科學 證明,鬼魂只是人腦產生的幻覺,世界上并沒有鬼魂存在,只是因為心理、精神 或是環境的改變,對人的認知產生了影響,從而造成“見鬼”的錯覺。
    輸入空間 2:此空間是關于любовь(愛情) 的空間。愛情是人類眾多的情感中 的一種,世人對愛情的看法不一??偟膩碚f,愛情是人精神需求的重要部分,愛 情給人帶來的更多是積極與美好,甜蜜與幸福,但偶爾也會帶來痛苦與不幸。人 們或對愛情充滿向往,或對愛情避之不及。
    類屬空間: 兩個輸入空間映射到類屬空間具有部分性和選擇性,共享的信息 是讓人害怕逃避或無所畏懼的態度。
    合成空間: 此例將愛喻為鬼魂,突出了愛情會讓人畏懼、不敢上前的特點, 對此作詞人在歌曲中向眾人傳達了一種正面的情緒,即就算愛是恐怖嚇人的鬼魂, 但是面對愛情不會退縮,只要前行的路上有你相伴,就算是惡鬼也不會讓我后退 半步,表達了作詞人對愛情的向往,沒有什么能夠阻擋他尋愛的腳步。
    4.其他
    除上述的與具體物、生物和抽象事物有關的隱喻外,俄語情歌歌詞隱喻中還
    包括與時空、人類活動和性質狀態相關的隱喻,本文將這些類別都歸入意識類, 因為它們或是人腦中的意識,或是一種模棱兩可的存在。例如,哲學上認為時空 是物質運動的存在形式,因此時空不是物質,但是時空也不是意識,它是意識產 生的基礎。下面以與時間有關的隱喻為例,歌詞“Ты мой день и ночь .(你是我的 白晝與黑夜。) ”(Любимый человек - ANIVAR)。
    輸入空間 1:此空間是關于時間的空間,день(白晝) 和ночь(黑夜) 是兩個 時間名詞,地理上將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稱作一晝夜,即 24 小時。地球自轉的同 時還繞著太陽公轉,被太陽光照射時就是白晝,反之則是黑夜。
    輸入空間 2:此空間是關于ты(你) 的空間,指的是愛情中的一方。在一段戀
     
     
     
     
     
     
     
     
    情中,戀愛對象對于自己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是我們想捧在手上、放在心里的“珍 寶” ,是我們的全部。
    類屬空間: 兩個輸入空間中共同的元素是全部的屬性。
    合成空間: 歌詞以白晝和黑夜喻人, 白晝與黑夜構成完整的一天, “你是白 晝與黑夜”即“你是我的每一天” ,于我而言,你就是我的全部,體現了戀人在 心中的重要地位。
    (三)  概念整合視域下隱喻對俄語情歌意境的闡釋
    “意境”一詞始見于唐代。 “在詩歌創作中,由于形象思維的作用,情與景 統一,意與象統一,形成意境。 ”[10]意境一詞沿用至今,已經成為了一個重要的 審美范疇與衡量標準,由意境的高低、深淺可以判斷諸如詩詞等文學作品的成與 敗。歌詞創作如同詩歌一樣,講究的是意境。歌詞意境能夠展現作詞人所處的客 觀世界和他想要表達的主觀情感,呈現為文學作品的歌詞是對客觀物質和主觀情 感的加工,其中蘊含了作詞人復雜的認知思維活動。而在歌詞中使用的隱喻,為 本就復雜的認知活動增加了難度。如同夸張、通感、用典等造境方式一樣,隱喻 也是俄語情歌意境的構建手法。想要理解歌詞中隱喻對意境構建的作用,進而把 握歌曲內涵,需要對作詞人創作歌曲時的認知過程進行解析,概念整合理論為這 一解析過程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結合概念整合理論對作詞人創作認知過程進 行分析時,輸入空間 1 是更為具體概念的空間,輸入空間 2 是輸入空間 1 中具體 概念背后所隱藏的實際意義的空間。 “每個概念都反映出一個人對周圍世界的了 解的重要性。[11]”在我們試圖揣摩作詞人、理解歌詞的認知過程中,輸入空間 1 與輸入空間 2 中的信息在映射過程中會出現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即一詞(句) 可 能對應多個意義,因為“社會文化背景是產生和理解概念的基礎”[12] 。此時人們 因為知識背景、人生經歷不同,做出的對應選擇不同,跨空間的映射、組合、完 善、拓展就會不同,因此人們對同一首歌詞的意境解讀可能出現不同、甚至是創 新的情況,就好比“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下面以具體的俄語情歌 歌詞為例,闡釋隱喻在構建情歌意境時所起的作用。
    Никто не знал тогда, что мир станет серым,
    Горела страстью одинокая скрипка .
    Ей не хотелось понимать, что наверно
    Мы назовём это нашей ошибкой .
    И на прощанье лишь вздох сожаленья,
    Всё время рядом любовь и мученье .
     
     
     
     
     
    第五章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的形成機制
     
     
     
    Мне показалось – это было не со мной,
    Жизнь пролетела, словно стая журавлей .
    Я испугалась, что может быть с тобой
    Мы никогда уже не встретимся теперь .
     
     
    И вот мы встретились в тумане наших снов,
    Была ты замужем, а я уже женат.
    И напевал нам ветер музыку без слов,
    Он точно знает, что никто не виноват.
    這三小結摘選自Успенская & Медяник演唱的Первая Любовь ,分析三小節的  歌詞可以發現,這里描寫的主要意象有мир ,скрипка ,вздох ,любовь ,мученье, жизнь,туман,ветер和мы ,作詞人在描寫它們時基本都運用了隱喻。在概念整合 的視域下,輸入空間 1 中是對上述意象的描寫,輸入空間 2 中是輸入空間 1 中詞  句的隱藏含義,即基本隱喻義。輸入空間 1 中的元素包括: мир станет серым(世 界變為灰色) 、одинокая скрипка(孤獨的小提琴) 、на прощанье лишь вздох       сожаленья(告別時的遺憾嘆息) 、всё время рядом любовь и мученье (愛與折磨 的交織)、жизнь пролетела, словно стая журавлей(生活如鶴群飛過)、туман наших  снов(夢的迷霧) 、напевал нам ветер музыку без слов(風無聲哼唱) 。輸入空間 2 中的元素是上述意象描寫背后的基本隱喻義,мир станет серым通常代表的是憂 傷落寞、現實摧殘致使心靈世界崩塌,或是遭遇重大人生變故后的生活寫照;    одинокая скрипка中小提琴被人格化,表達出濃烈的孤獨情緒及無人傾聽、無處排 解憂愁的苦悶; вздох сожаленья表達了對既定事實的遺憾、后悔與無可奈何; всё  время рядом любовь и мученье是對一種情感狀態的描寫,愛與折磨是相生的存在,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讓人又愛又恨; жизнь пролетела, словно журавлей,生活似 飛鶴流水,無人能阻擋歲月的腳步,和“你”在一起的時光總是美好而短暫的,  不由讓人加倍珍惜。值得一提的是,鶴在俄羅斯被認為是上帝的使者,是幸運和  喜悅的象征,如果有人在春天開始看見一對鶴,他可能就要步入婚姻的殿堂,而  秋天的鶴則象征的是對祖國的極度掛念; туман наших снов表達的是對現實的虛幻 投射,是對內心愿望和渴求的描繪,迷霧的朦朧與模糊寓意著夢中的一切不是真  實發生的; напевал нам ветер музыку без слов通常表現的是風的自由灑脫,祥和  歡快。類屬空間中是兩個輸入空間共享的元素,即抽取輸入空間 1 與輸入空間 2
     
     
     
     
     
     
     
     
    的共同特征。合成空間中會進行組合、完善、擴展三個合成步驟,在輸入空間 1     與輸入空間 2 的元素組合中,兩空間的元素會互相影響,如“風無聲哼唱”所表  達的隱喻意義可能是自由歡樂,可能是孤獨悲涼,可能代表著一種事物悄然變換, 可能是一個旁觀和見證者的角色,但是在與輸入空間 1 中的其他意象進行組合時, 因為與其他意象的互相限制,“風無聲哼唱”的隱喻義只能是“孤獨悲涼”或“包 容開放的旁觀者形象”。
    在合成過程中,不同的人在跨空間映射組合時保留的元素或有差異,而由于 人們的百科知識、認知模式、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在后續的完善與擴展這兩個步 驟中,人們對同一內容的理解差異會變得更大。以輸入空間 1 中的“世界變為灰 色”為例,人們會結合自身的知識背景等對其基本隱喻意義進行完善與擴展,如 因憂傷落寞的情緒感受聯想到戀愛中的雙方因分離而心情悲痛,興趣消減,愛人 離去,原本兩個人的世界如今獨留自己一人,繽紛的色彩褪為灰色。多年后分別 的兩人重逢,一個嫁做人婦,一個身為人夫,二人之間也只得嘆一句有緣無分; 或者對“現實摧殘致使心靈世界崩塌”完善和擴展,強調殘酷的現實之下,心理 無法承受,愛人離去意味著信仰坍塌,對于一個視愛如命的人可謂是致命一擊。 在此例中,輸入空間 1 中的意象和輸入空間 2 中的隱喻意義被抽取出“憂傷”和 “孤獨”等共同特征,形成了一個區別于其他空間的、具有自身特性的新結構, 即構建出了“分離”“無緣”的整體意境?;谌」澑柙~的連貫性,對歌詞整 體意境進行解析,三小節歌詞的描寫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為人們講述了這樣一 個故事,即兩個人的分離無法預料,分開后有孤單、有遺憾,但生活還在繼續, 午夜夢回知你我皆有所屬,則釋然放下,將美好留存。在訴說心境、吐露情感的 同時也為人們提供借鑒,樹立了一種正確的情感價值觀。
    二、 概念整合視域下漢語情歌歌詞隱喻的成因
     
    (一)  漢語情歌歌詞隱喻的概念整合網絡類型
    漢語情歌歌詞隱喻的概念整合網絡類型與俄語情歌歌詞隱喻相同,涉及到四 種類型中的單向網絡和雙向網絡。例如,“等不到/手中松開的沙/被風揚起的很優 雅”(《后會無期》 徐良,汪蘇瀧) 一句中概念整合網絡類型為單向網絡,兩個 輸入空間里是兩種自然物,輸入空間 1 的組織性框架為“揚沙” ,輸入空間 2 的 組織性框架為“分手” ,兩個輸入空間的框架截然不同,其中只有“揚沙”這一 組織性框架被投射到復合空間中繼續運行。歌詞“它(指背包) 是我肩膀上的指 環(《你的背包》 陳奕迅) ”,若按照概念隱喻理論可以詮釋為基于背包和指環
     
     
     
     
     
    第五章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的形成機制
     
     
    的相似性,從指環的始源域向背包的目標域進行投射,但是上述的雙域分析并不 能充分地解釋“背包是無疾而終的愛”的核心含義。而概念整合的四個空間模型 則使雙域模型無法明析的認知現象得到闡釋,這句歌詞的概念整合網絡類型為雙 向網絡,其中有兩個輸入空間,分別為背包和指環,背包用于攜帶物品,以背或 挎的方式附于人體,指環用于裝飾、充當信物,戴在人的手指上,這兩個不同的 組織性框架在復合空間中完整地保存下來。整合空間中除了背包儲物,背包依附 人體以及背包來源等元素外,還有與指環的相關元素,此外,基于兩個輸入空間 的諸多元素,還產生了獨特的層創結構,指環是愛的象征,是對一個人的認定, 而背包是對過去的紀念,是戀人分離的證明。二者在整合空間中的非兼容性推出 了“背包是無疾而終的愛”的結論。
    除上述分類方式外,依據將俄語情歌歌詞隱喻的概念整合網絡重新歸類的方
    式,可把漢語情歌歌詞隱喻的概念整合網絡分為與物質有關的概念整合網絡和與 意識有關的概念整合網絡。其中,與物質有關的概念整合網絡包括與具體物和與 生物有關的概念整合網絡; 與意識有關的概念整合網絡包括與抽象事物有關的概 念整合網絡及其他概念整合網絡。下面將對漢語情歌歌詞隱喻涉及的這四類概念 整合網絡類型進行實例分析。
    (二)  基于概念整合理論的漢語情歌歌詞隱喻的實例解析
    1.與具體物有關的概念整合網絡
    在漢語情歌歌詞中, 占比最高的概念隱喻是與具體物有關的隱喻,其中,與 概稱相關的隱喻出現得最多。例如,歌詞“空蕩的口袋/想在里面放/一份愛”(《期 待愛》 林俊杰/金莎) 。
    輸入空間 1: 此空間是關于“能裝進口袋里的東西”的空間??诖傅氖且露?, 空間較為狹小,能裝一些體積較小的物品,像是手機、紙巾等等,這種東西不確 定是什么,但是裝進衣兜里必然是能隨身攜帶的東西,通常也是為人所需要的東 西。
    輸入空間 2: 此空間是關于愛的空間。愛是人類最重要的情感體驗之一,愛是 我們每個人成長的必需品,愛會讓人體會到溫暖與幸福,當然極端的愛也會帶來 傷害。通常情況下,基于人的個體發展和心理需要,健康的愛是每個人想要追求 和擁有的。
    類屬空間: 兩個空間共同享有的元素是可隨身攜帶、為人所需要的性質。
    合成空間: 此例將愛喻為“可放在口袋中的東西” ,就像是在不知情時放入 衣兜里的糖果,被發現后十分驚喜。將愛揣進口袋,對方的愛意可以隨時被感受
     
     
     
     
     
     
     
     
    到,不禁讓人心生歡喜。而且被一份熱烈的愛包圍帶來的不僅有幸福與美好,還 有滿滿的安全感。
    2.與生物有關的概念整合網絡
    在漢語情歌歌詞隱喻中,與生物有關的隱喻占比位居第二,其數量大約為與 具體物有關的隱喻數量的一半,其中也是以與人有關的隱喻,即擬人化隱喻為首, 例如,歌詞“我被愛判處終身孤寂”(《默》 那英) 。
    輸入空間 1: 此空間是關于“法官”的空間。由“判處”這一行為動詞可知, 其主體應是對犯罪人員具有裁決權力的法官,法官會依據法庭上原告與被告以及 雙方辯護律師的言辭以及實際證據做出最終裁決,判定一個人是否有罪,是否需 要接受處罰。
    輸入空間 2: 此空間是關于“愛”的空間。當一個人心甘情愿地付出愛時,他 會做一切能夠討你開心的事,如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戲諸侯。而當一個 人不再愛你、將自己的愛收回時,等待著你的就是“一紙休書” ,此時后悔已來 不及。
    類屬空間: 輸入空間 1 與輸入空間 2 共享的元素為具有主觀能動性的決策權 力。
    合成空間: 此例將愛隱喻為法官,愛具有了與法官一樣的判決能力,被愛判 處終身孤寂,就如同被判處無期徒刑,余生再不得愛的垂憐,只能體味孤單的苦 悶和凄涼。
    3.與抽象事物有關的概念整合網絡
    抽象事物與具體物屬于對立關系,人們習慣于用具體物構建隱喻來表達陌生 的概念,但是分析發現以抽象事物構建隱喻并非稀奇現象,甚至很普遍,這與人 們文化素質水平的提高和對新奇事物接受能力的提升有很大關系。例如,歌詞“你 存在/我深深的腦海里”(《我的歌聲里》 曲婉婷) 。
    輸入空間 1: 此空間是關于“意識”的空間。意識是一種特殊繁雜的精神活動, 是人腦對于客觀世界的反映,它有多種形式,比如記憶或是觀念等等。聲音和圖 像就是一種以編碼形式存在的靜態意識。
    輸入空間 2: 此空間是關于“你(愛人) ”的空間。在愛情中,愛人是與自己 聯系最為密切的人,愛人的聲音、相貌等一切信息填滿我們的腦海,互相之間的 熟悉與默契程度遠超他人。 “化成灰都認識”這一說法或許有些夸張,但用來形 容彼此的熟悉實在再適合不過。
    類屬空間: 兩個輸入空間共享的元素為腦海中的聲音和圖像信息。
     
     
     
     
     
    第五章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的形成機制
     
     
    合成空間: 此例中將愛人隱喻為意識,處在三維世界中的愛人沒有辦法進入 人腦大小的空間,但是愛人在人腦中的反應,即與愛人有關的聲音、圖像信息是 可以在人腦中運作的, “你存在/我深深的腦海里”體現了對愛人無時無刻的想念 和深沉的愛戀,彰顯了“你”在我心中的地位和重要程度。
    4.其他
    漢語情歌歌詞隱喻中,除了上述與抽象事物有關的隱喻外,其余如與生物活 動、時空、性質與狀態有關的都歸入與意識有關的概念整合網絡。在漢語情歌歌 詞中出現的有關生物活動、時空、性質與狀態的概念隱喻中,與生物活動有關的 隱喻占比更高,其中與生理活動和心理活動有關的所占比例基本相同。下面以歌 詞“人是夢一場。 ”(《初音》 林二汶) 為例,分析與生物活動有關的概念整合 網絡。
    輸入空間 1: 此空間是關于“夢”的空間。夢是人類的一種生理現象,人在入 睡后,一部分腦細胞還在興奮狀態,睡前琢磨的事情或者其他微弱的刺激會使興 奮的細胞活動起來,進而產生夢境。事實上,夢境的構建是以客觀世界為基礎的, 即便夢境十分光怪陸離,也能在現實中找到依托。中國古代的《周公解夢》 一書 從非科學的角度對夢進行了解析,大多數人深受其影響,認為夢是對第二天或接 下來一段時間的預兆,這種認知為夢增添了神秘的玄幻色彩。
    輸入空間 2: 此空間是關于“人”的空間。人類追求的首先是生存,當基本的 生存問題被滿足,人會開始追尋人生的意義。他人和社會則通過一個人的人生經 歷來評判一個人的人生價值與高度。廣義的人生指的是人的生存和生活,古人云 人生有四喜,即“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這四喜對 人生階段和經歷做出了大致概括,其中蘊含了人對自身發展的美好期盼, “四喜 皆具”是每個人的夢想。
    類屬空間: 兩個輸入空間共享的元素是: 不斷向前發展的經歷,過程中的不 確定性和亦真亦假的虛幻。
    合成空間: 此例將人隱喻為一場夢,就如同“莊周夢蝶”與“蝶夢莊周” 。 人造夢,夢中人,人既是夢境的創造者,也是夢境的參與者。真實孕育虛幻,虛 幻體現真實。人是夢的隱喻讓人們對人的存在更添一份質疑,在現實與虛幻的交 織中人的情感甚至不如 AI 的情感可靠。
    (三)  概念整合視域下隱喻對漢語情歌意境的闡釋
    “歌詞在短短幾行,寥寥數語中要造就一個可載九洲八極,廣連宇宙萬物, 或小中見大,或宏中見微,令人耐思神往,回味無窮的境界是不容易的。 ”[13]歌
     
     
     
     
     
     
     
     
    詞意境中情是主體,感情是作詞人造境的動力,真摯、深刻與獨特的感情是一首 好歌詞的創作前提; 其次是客觀景象的加工,作詞人精準把握描寫對象的特點, 對現實進行重組和再創造,加上語言和技巧的輔助,從而形成情景交融的歌詞, 此時歌詞的全部內容展現在意境之中,作詞人的理想與情感在歌詞意境中得到完 美展現。對于漢語情歌歌詞意境建構中隱喻的重要作用,概念整合理論具有較強 的解釋力。下面以王力宏的歌曲《美》 的部分歌詞為例,探究隱喻在意境構建過 程中發揮的能動作用。
    你是寒冬里的花蕾
    你是西施攪亂了春水
    你是天使般的恩惠
    你是我寵愛的貴妃
    世間的傷悲全都被你摧毀
    你是美酒千杯我怎能不醉
    ……
    愛已萌芽萬分珍貴
    沒有時間可以浪費
    我愿意用生命換一個機會
    讓我吻上你的嘴
    Hablo espanol  給你拉丁味道
    你的美就是一種美好
    別責怪我的一點冒昧
    我想陪你度過年年歲歲
    你太美你太媚
    為了你我能征服大江南北
    沉魚落雁難望你項背
    文字不足形容你的美
    《美》 是王力宏的專輯《十八般武藝》 中的歌曲,此曲原本是喜劇電影《戀   愛通告》 中的配樂,重新編排與前衛的演唱方式使這首歌具有了頗高的辨識度和   國際化特點?!睹馈?的歌詞中運用了大量的隱喻,例如,從“你是寒冬里的花蕾” 到“你是美酒千杯我怎能不醉” ,句句皆有隱喻,形成了“隱喻連貫” 。具體分   析歌詞,首先歌詞中描寫的主要意象有: 花蕾、春水、恩惠、貴妃、傷悲、美酒、 愛、時間、味道、美、沉魚落雁。結合概念整合理論,對四個心理空間內的元素
     
     
     
     
     
    第五章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的形成機制
     
     
    進行分析,輸入空間 1 中的元素是歌詞中的“具體”景象,包括: “寒冬里的花 蕾”“西施攪亂春水”“天使的恩惠”“受寵的貴妃”“千杯美酒”“萌芽”“拉 丁味道”“沉魚落雁” 。輸入空間 2 中的元素則是輸入空間 1 中客觀景象形成隱 喻后的基本隱喻意義, “寒冬里的花蕾”代表的是無盡荒涼中的那一點美好,破 敗中孕育的生機與希望。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天生麗質,婀娜多姿, “西施攪亂春水”無疑是一幅極美的畫面,代表的是傾國傾城的絕世美貌。天使 是神的使者,是美好純潔和智慧的象征,“天使的恩惠”代表的是神對人的恩賜, 是對人們未完成心愿的滿足。 “受寵的貴妃”中貴妃指的是楊玉環,同為中國古 代四大美女之一,此女性格婉順,精通音律舞蹈。白居易詩云“天生麗質難自棄, 一朝選在君王側” ,楊貴妃進宮后受盡恩寵, “受寵的貴妃”代表的是絕代紅顏 與無盡寵愛。“千杯美酒”多指色香味俱佳的好酒,是愛酒之人一擲千金的對象, 對于他們來說酒甚至勝過飯食,此種情況下“千杯美酒”意味著巨大的、致命的 吸引力。 “萌芽”將愛比作植物,種子破土而出昭示著愛情的開始,嫩芽弱小卻 生機無限,展現的是愛情帶給人的無窮力量與希望。“拉丁味道”一詞就像是“波 西米亞風”一樣,是一個需要意會的時尚概念。 “拉丁”是熱情、性感、快樂和 自由的象征,拉丁味道代表的則是一種迷人的,兼具自由浪漫的異域風情。 “沉 魚落雁”是一個成語,出自《莊子 ·齊物論》 ,它包含了兩個典故,其一是魚兒 見了西施浣紗的美貌忘記游水而沉底的故事,其二是天上高飛的大雁見到昭君忘 記振翅而降落沙洲的故事。兩個典故的基本隱喻義皆是形容女子的容貌美麗動人。 “類屬空間向兩個輸入空間投射,提煉出兩者共享的抽象結構,并決定跨空間映 射的核心內容”[14] ,獨立于整合空間的層創結構為意義的動態建構提供可能,層 創結構形成前涉及的組合、完善、擴展等運作方式,使得兩個輸入空間中的元素 相互影響與制約,經過復雜的、動態的抽象認知過程后,形成了簡單的概念整合 網絡的動態結構。
    “隱喻是意識和思維的屬性,隱喻的生成受到文化,歷史,社會等外部環境 的影響。 ”[15]每個人的民族文化背景和學科知識的掌握情況不同,每個人的情感 經歷也不同,因此不同的人會對歌詞意境產生不同的理解。聽著同一首甜美的情 歌,有人卻潸然淚下,歌詞相同,然心境不同。在概念整合的視域下進行理解, 人們對輸入空間 1 中的元素認知基本相同,輸入空間 2 中的元素是輸入空間 1 中 元素的基本隱喻義,人們在進行組合時難免產生不同的理解。而在完善與擴展這 兩個運作方式中,需要人們根據歌詞構建畫面,對歌詞進行合理創造,發揮想象 填補歌詞中的留白,這時個人生活經驗的不同使人們對同一首歌的認知產生或多
     
     
     
     
     
     
     
     
    或少的差異。以“你是寒冬里的花蕾”為例,根據地域差異, “寒冬里的花蕾”  對于南方來說并不是罕見的景色,冬日賞花稀松平常,但是對于北方的室外來說   就是奇觀了。因此,北方人對這一句中“你”的美可能更有感觸。在歌詞“你是   美酒千杯我怎能不醉”中,人們會結合自身的經歷背景對基本隱喻意義進行完善   和擴展,由飲酒時身心在酒精的作用下生成飄飄欲仙的感覺,讓人聯想到“愛人” 對自己的極致吸引力, 自己仿佛化身喜酒的詩人,酒是唯一的靈感來源; 或者讓   人聯想到自身的地位與條件,它們是否能支撐自己對于愛情的追求,美酒固然香   甜誘人,但是醉酒的感覺并不好受,千杯美酒入腸后的世界是真實還是虛幻不得   而知。僅看前六句歌詞上述兩種情況的完善與擴展可以存在,但是結合歌詞后面   來看, “我”對你的追求是一定的,那么第二種聯想便不適宜了??偟膩碚f,歌   詞中用“寒冬里的花蕾”“西施攪亂了春水”“天使般的恩惠”“寵愛的貴妃”  “美酒千杯”等喻體對“你”進行了豐富的形象刻畫,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完美的   “愛人” ,她極具溫柔,世界的傷悲皆為其摧毀; 她極具美麗,沉魚落雁難望其   項背,她極具寵愛,年年歲歲皆有我相伴。歌詞展現了我對“你”無與倫比的喜   歡和愛戀,向人們傳達了內心的深刻愛意和強烈的情感體驗。至此,輸入空間 1     與輸入空間 2 中的元素相互影響,抽取其共同的抽象特征與框架,經過組合、完   善與擴展形成一個獨特的層創結構,完成了對歌詞意境的刻畫。
    三、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成因的異同
     
    上文分析了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的類型和特點,以及結合概念整合理 論對俄漢語情歌歌詞隱喻的形成機制做了細致研究,通過對語料的數據統計和實 例分析,我們發現在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既存在相同的歌詞隱喻,也存在不同的歌 詞隱喻,下面將對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形成的異同原因進行分析。
    (一)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成因的共性
    “人們用語言思考所感知的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時,能從原先互補相關的不 同事物、概念和語言表達中發現相似點,建立極其豐富的聯系。”[16]這些相似“是 事物自身的東西,不會自行概括起來顯現,而是人們認識的結果。 ”[17]本課題對 語料庫中的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進行歸納后,發現在俄漢語的情歌歌詞中 存在著許多相似的概念隱喻現象,這似乎印證了“不同語言和文化的人們擁有基 本相同的隱喻能力”[18]的觀點。本文嘗試對其共性產生的原因進行總結:
    (1)地域環境的相似性。中俄同樣幅員遼闊,且地形都十分復雜,呈階梯狀。 俄羅斯的領土面積居世界第一,地勢西低東高; 中國國土面積位居第三,地勢西
     
     
     
     
     
    第五章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的形成機制
     
     
    高東低。且兩國地形種類多樣,都有大面積的平原和高原; 兩國是鄰國,邊境地 區的聚落環境相似,加之自然環境下相同的日月星辰與河流山川、風霜雨雪與影 音色味,與上述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的共同點折射到俄漢語情歌歌詞中,使兩民 族有了相同和相似的概念隱喻表達。例如,中俄的情歌歌詞都有關于太陽的隱喻 表達: “Стань для меня / Солнечным светом(請你成為我的陽光。)”(Стань Для Меня-Stan Dlya Menya );“你就是太陽蒸發了彷徨”(《小太陽》 五月天) ;也 都有關于水的隱喻表達: “Время, как вода / на холодных берегах .(時間猶如拍打 岸邊的冰冷江水) (Держи меня за руку - Джиган ) ”; “我用心去灌溉著我們的 愛情”(《菊花爆滿山》 馬博) ;還有關于冰雪的隱喻表達: “А в сердце льдинка горит никак растаять не может.(Во мне моя любов - Валерия)”; “Небо застынет / даст нам шанс . (Где то живет любовь-Полина Гагарина ) ”; “當我打破了/心 里的回憶冰雕(《消失的城堡》 蔡依林) ”; “在我心中有雪花不能融(《花無 雪》 泳兒) ”。
    (2)語言詞匯自身的局限性。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表達的產生是為了滿足情 感表達的需要。歌詞創作屬于文學創作,其語言需簡短且有主題性,歌詞寫作忌 諱主題分散、事件繁雜和人物繁雜,而直接表達感情的語言是有限的,積極情感 可以用喜歡、愛、快樂、愉悅這些詞語來表達,消極情感則用類似痛苦、悲傷等 詞語來表達。假使人們在創作時如此平鋪直敘,那就無法吸引聽眾,隱喻式的歌 詞創作解決了這一問題, “隱喻作為一種共同的語言現象,在藝術語言中最充分 地展現了它的能力,其主要功能是審美 。 ”[19]在委婉地抒發了情感的同時增加了 歌詞的文學性和藝術性。此時,聽眾也“調動自己的情感體驗去進行對話,去體 悟其中隱含的情感信息”[20] ,使審美水平提升。例如,“Время лечит раны .(Моя Любовь-Макс Барских)”一句并沒有直接表明如今受傷的心理,而是采取“時間 可以治愈傷口”這樣的表述,表明自己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將過往放下。 “月光下 勾勒起太多的離殤(《秋殤別戀》 格子兮/牙牙樂) ”一句中,離殤仿佛是人筆下 的動態畫面,將人不自覺地帶入到悲傷的情境中。
    (3)人體經驗和基本認知的相似性。“隱喻性思維是人們認識世界的根本方 法之一。 ”[21]不同文化背景下,身體名詞的隱喻現象很豐富,并具有相似的認知 生成過程。 ”[22]因為人體為我們所熟知,人們在認識世界時通常會從人體本身出 發,然后把人體認知的結果投射到其他不熟悉、難以理解的概念上,從而幫助理 解與認知。例如,在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有許多關于人體器官的隱喻表達,“В сердце больше нет огня .(Всё решено- Elvira T)”與“一層一層院墻把你的心困守(《城
     
     
     
     
     
     
     
    府》 許嵩) ”是和“心”相關的隱喻; “Я войду в твоё сознание медленно/ точно .  (Поставь эту песню ещё раз-Валерия ) ”與“你總流連在/我腦海(《心有所愛》 莊心妍) ”是與腦相關的隱喻。 “Так манят облака в чужие берега . ( случайная -  Loboda ) ”與“那么我是想要畫你的手(《追光者》 岑寧兒) ”是與“手”相關 的隱喻。 “人類是以其自身為尺度來衡量所處的客觀世界的。 ”[23]人體的一系列 生理和心理反應也會幫助人們構建對世界的普遍性認知,作為生物個體的俄羅斯 人與中國人雖屬于不同的人種,但愛情的產生都是基于生物體腦部分泌的多巴胺, 前人的實驗成果“東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被試在愛情中激活或抑制的腦區具有一 致性”也證明了這一點。陷入或失去愛情的人在生理和心理上會出現一系列的變 化,例如變得理想化,出現不切實際的幻想,變得高度敏感、情緒化; 或是失戀 引起的生理反應,如胸悶、失眠、食欲不振、反胃等等,這些相似的生理和心理 反應都會在歌詞中有所體現。例如,兩民族的情歌中都有“Бьется сердце/скорость  набирает. (Просто Такая Сильная Любовь-Звери ) ”和“如果擁抱已不能加速心 跳(《說再見就好》 莊心妍) ”這樣有關心跳的表達,這是一種基于生理體驗并 結合速度概念的一種隱喻表達。類似的例子還有許多,這些都證實了“不同語言 間之所以存在某些共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們在最初認知世界時存在某些共同的 經驗。 ”[24]近取諸身,人們會利用距離最近的、最為相熟的概念來理解相對遙遠 的、陌生的概念,使復雜抽象的概念變得簡單而具體。
    (二)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成因的差異
    關于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形成差異的原因,本文認為有下述三點:
    (1)地域影響下的民族性格差異。“物構成了人的基本存在條件。”[25]俄羅 斯有四分之三的人居住在僅占國土面積四分之一的東歐地區。高寒的生活環境使 得俄羅斯民族性情更為豪爽奔放。例如,俄語情歌中經常出現與“火”有關的隱 喻表達: “Когда летит моё сердце в огонь . ”(Пазл-Егор Крид)仿佛只有以這片 土地上最稀缺的資源——熱量來進行隱喻,才足以表達對對方的迷戀。中國則有 94%的人口生活于黑河—騰沖線以東的沿湖、沿海和平原等地,相對溫和的環境使 人們的表達方式自然得含蓄柔情。在隨機選取的歌曲庫中也幾乎沒有出現包含概 念隱喻且情感表達十分熱烈的歌詞出現,大多是以寫景烘托氛圍,代指心境。例 如歌詞“琵琶一曲掠過心弦/明月伴我飲一壺風雪/她懸在心間(《東坡》艾辰) ”, 風雪中,悲涼的琵琶曲響起,只字未提及情,但“心弦”“明月”與“她”等一 連串的隱喻表達已勾勒出完整的畫面,思念已然涌上心頭,令人感同身受。
    (2)傳統文化的差異性。古羅斯信奉多神教,對太陽神、雷神、水神等自然
     
     
     
     
     
    第五章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的形成機制
     
     
    神的信奉體現了古羅斯人對自然的敬畏,同時魔鬼在人們的信仰中也存在一席之  地,多神教為俄羅斯人打下了宗教信仰的基礎。來源于拜占庭的東正教“點燃了  俄羅斯固有的多神教靈魂的神秘主義激情。 ”[26]上帝的神圣、愛與寬恕、世人的  苦難、罪孽和犧牲等等宗教觀念深植于俄羅斯東正教徒的大腦,這些濃厚的宗教  思想亦對俄羅斯人的思維認知產生了重要影響。諸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 ·托  爾斯泰等世界級文壇巨匠,他們世間少有的嚴肅作品,無處不彰顯著他們所信奉  的宗教哲學。這樣的宗教文化信仰投射到情歌歌詞中,就有了以下這些歌詞隱喻  的出現。例如,“Но для меня ты стала святой(Ты не ангел- Алексей Глызин)” 用圣人來形容心中愛人的形象; “Быть с тобой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Сантиметры -Джаро   / Ханза)”中將兩個人的戀愛關系與犯罪等同;“Тебя, мой Ангел!(Ангел–Brandon   Stone) ”中描述了一種將愛人視為救贖,天使降臨般的愛情感受。罪與罰,拯救
    與寬恕貫穿著俄民族的文化創作,通過這些充滿宗教色彩的話題來表達情感,更 顯莊重與嚴肅。
    與古中國文明同時期的其他文明相比,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過的 文明。中國的傳統思想得以一直傳承下來,并在文化傳承的過程中開發出新的生 命力。而“語言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其千年文化的核心”[27] ,我們今日仍然可 以讀懂千年前的詩文并學以致用。無論是孔孟的儒家學說,還是老莊的道家思想, 都對整個華夏民族產生持久且深遠的影響。“斷腸處孤墳雨夜/清明時節/生死茫茫 一別十年/把酒問天上宮闕/笑看人間/誰知今夕何年(《東坡》 艾辰 ) ”很好地印 證了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古代詩詞仍然能在今日幫我們進行情感表達,且能被 大眾接受,這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是極為難得的; “我松開時間的繩索/看你飛遠去/  原來你生來就屬于天際(《大魚》 周深) ”一句則體現了濃厚的道家處世哲學, 即使你已遠去,我仍以無為應對,不刻意強求,遵循這段感情的發展規律。
    (3)不同的文化傳承及生命力所致的價值觀差異。經濟全球化帶來文化全球 化,沖擊著每個民族和文化賴以生存的土壤,向著千篇一律的文化特質轉變???觀地講,當今幾乎沒有國家不被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價值觀所影響。此時,文 化底蘊是否深厚,成為一個民族是否能做到借鑒先進經驗的同時而不被其過度同 化的關鍵。文化傳承塑造和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不同的價值觀念在中俄兩國的 情歌作品中得到體現。中國人向來擅長從古訓或典故中找尋自己的精神解脫之道, 遭遇困難挫折時自己的消化排解之法是度過難關的關鍵。例如,歌詞“拋去江山 如畫/換她笑面如花(《天下》 張杰) ”與“緣份落地生根是我們(《煙花易冷》 周杰倫) ”,前者有關江山美人的隱喻表達了一種看似不算負責的“愛江山更愛
     
     
     
     
     
     
     
     
    美人”的愛情觀,盡顯浪漫,同時也是借古人之言為自己的選擇開脫; 后者以植 物喻緣分,短短一句話,卻充斥著偶然和必然的結合,展現了佛家關乎緣分與因 果的辯證。相比之下,俄羅斯的宗教和酒文化明顯對人的影響更大,俄羅斯人通 常尋求宗教上的心理安慰或通過酗酒等成癮性行為麻醉自己。例如, “Свою я  грусть хочу допить до дна .(Караоке-Николай Басков)”與“Я любви бокал наполню .
    (Я Любви Бокал Наполню-Владимир Захаров ) ”都體現了酒在俄羅斯的獨特地 位,伏特加的國度,必然會選擇借酒消愁或借酒表達愛意,酒也永遠是俄民族最 實用的表意利器。這兩句歌詞也體現了“思維的民族性不可避免會反映到語言 中”[28]的特點。
    本章小結
     
    本章主要結合概念整合理論對俄漢語情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的形成機制做進 一步分析研究,在??履岚柡吞丶{的概念整合網絡四類型的劃分方式的基礎上, 本文提出了與物質相關的具體物和生物概念整合網絡類型及與意識相關的抽象事 物和其他概念整合網絡類型的分類方式,并分別結合實例對俄漢語情歌歌詞隱喻 的形成進行探究。以具體俄漢語情歌歌詞為例,在概念整合視域下分析了隱喻如 何建構情歌的意境,探究了隱喻在歌曲表情達意中發揮的作用,并通過對比總結 了俄漢語情歌歌詞隱喻成因的共性與差異。
     
    注釋:
    [1] Арутюнова Н .Д . Теория метафоры[M]. M.: Прогресс, 1990:379.
    [2]  耿占春.  隱喻[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7:3.
    [3]  王文斌.    隱喻的認知構建與解讀[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13. [4]  孫毅.  認知隱喻學多維跨域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78.           [5][6]  賀祥林.  以實踐思維方式重釋列寧的物質定義及其意義[J].哲學研究,   2007(09):15-20.
    [7]  王炳鈞. 人與物關系的演變[J].外國文學,2019(06):75.
    [8]  百度百科.  風速歌[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29495?fr= aladdin.
    [9]  Деева  Н .В .  Метафора и сравнение в репрезентации абстрактных концептов [J]. Евразийский  Союз  Ученых,2015(06):109.
    [10]  藍華增.  說意境[J].文藝研究, 1980(01):74.
     
     
     
     
     
    第五章 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的形成機制
     
    [11] Шпетный К .И .Вестник Москов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J]. Гуманитарные науки, 2019(01):372.
    [12] Глебкин В .В . Метафора механизма и теория концептуальной метафоры Лакоффа – Джонсона[J]. Вопросы языкознания, 2012(03):54.
    [13]  得雨.  論歌詞意境的創造一、意境——一個重要的審美概念[J]. 中國音 樂, 1995(03):35.
    [14]  謝世堅,嚴少車.  概念整合視角下莎劇 heart 和曹劇“心”的隱喻翻譯[J].廣西 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04):105.
    [15] Степанова М .И . Особенности языкового выражения концептуальной метафоры любовь=растение в мужской и женской поэзии (на материале   английского языка)[J].Вестник Южно-Ураль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гуманитарно-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2013:230.
    [16]  胡壯麟.  認知隱喻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13.
    [17]  徐盛桓.  隱喻的起因、發生和建構[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4(03):366.
    [18]  袁鳳識,張新彬.  不同語言水平的認知主體概念隱喻歸納能力對比研究[J].外 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5(02):11.
    [19] Чернец  Л .В . «Ночевала тучка золотая ...» (о метафоре)[EB/OL].http://gramota. ru/biblio/magazines/gramota/28_ 153.
    [20]  馬建明.  讓學生在領悟詩歌意境中學會詩歌審美[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 2018(06):39.
    [21]  束定芳.  論隱喻產生的認知、心理和語言原因[J].外語學刊,2000(02):26-27. [22]  孔光.  從空間合成理論看身體名詞的隱喻認知[J].外語教學,2004(01):34.      [23]  王松亭.  俄漢語中隱喻共性現象對比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        報, 1999(05):16.
    [24]  徐英平.  俄漢語“上,下”空間隱喻對稱性考證[J].外語研究,2006(01):17. [25]  王炳鈞.  人與物關系的演變[J].外國文學,2019(06):75.
    [26]  金亞娜.  俄羅斯的種族宗教文化記憶[J]. 國外社會科學,2003(05):61.           [27] Караулов Ю .Н .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M]. M., Института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1997:3.
    [28]  丁毅偉.  隱喻思維與語言表征的民族性[J].學術交流,2018(12):15.
     
     
     
     
     
     
     
     
     
     
    結  論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蘊含概念隱喻現象的俄漢語情歌歌詞。文中結合認知語言 學與對比語言學的相關理論,運用《Толковый 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現代漢 語詞典》 及百科對情歌和情歌歌詞進行概念界定,以 2001 年至今俄漢語各一百首 流行愛情歌曲為語料,分析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的類型和特點,深入探究 俄漢語情歌歌詞隱喻的形成機制及異同原因,通過研究,本課題的結論如下:
    (1) 本文對俄漢語中“情歌”及“情歌歌詞”進行概念界定時,對其類型特 征進行了總結。依據抒發情感和演唱方式將情歌分為熱戀型與失戀型、獨唱型和 對唱型情歌。通過分析發現,俄漢語情歌歌詞皆具有強烈的風格差別、強烈的抒 情和煽情特性、故事性與互動性、押韻、選詞藝術性、哲理性和教育性等特點。
    (2) 在研究本文的語料時發現,俄漢語情歌中包含概念隱喻的歌詞數量大致 相當,且幾乎每首歌中都有概念隱喻表達出現,這證實了概念隱喻在俄漢語情歌 歌詞中存在的普遍性,也側面反映了概念隱喻在藝術創作中的重要地位,概念隱 喻為人們提供了新的情感理解方式,豐富了人們的審美經驗。
    (3) 分析含有概念隱喻的歌詞發現,俄語情歌歌詞隱喻中目標域內涉及到的 意象豐富程度低于漢語。漢語情歌歌詞隱喻的目標域內包含大量的抽象類意象, 如: 唯心類意象、文字類意象、性質類意象等。而且目標域內除了復雜的陌生概 念外,還包括我們日常熟悉的、具體的概念,在詞類的選擇上,除了常規的名詞 外,還有動詞和形容詞; 俄語情歌歌詞則不然,在全面豐富的漢語意象面前,俄 語情歌歌詞中構成隱喻的意象描寫略顯單調。
    (4) 在對概念隱喻進行分類時,我們借鑒了義類詞典的五級分類體系,從始 源域出發,分兩層進行分類歸納。對比俄漢語情歌歌詞隱喻的始源域一級和二級 類型的數量皆為: 俄語>漢語; 其中,俄語情歌中始源域一級類型使用偏好為: 具體物生物>抽象事物,二級類型的使用偏好為: 人>自然物>概稱,獨有的始 源域二級類型有: 微生物和社會。漢語情歌中始源域一級類型使用偏好為: 具體 物>生物>抽象事物,二級類型的使用偏好為: 人>概稱>器具,獨有的始源域 二級類型為: 植物、數量單位、表情和生活。
    (5) 與概念隱喻理論相比,概念整合理論的四空間模型對歌詞隱喻的解釋力 更強,本文結合單、雙向網絡,以及與物質和意識相關的概念整合網絡分類模式
     
     
     
     
     
    結  論
     
     
    對俄漢語情歌歌詞中的隱喻進行了更為細致的研究,試圖揭示歌詞隱喻形成背后 的復雜心理認知過程。概念整合的動態分析使我們加深了對俄漢語情歌中歌詞隱 喻的理解,同時在概念整合的視角下結合實例分析了隱喻在歌詞意境建構中的重 要作用。
    (6) 我們總結了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機制形成的異同原因。通過概念
    整合網絡四類型以及本文提出的劃分方式,對俄漢語情歌歌詞隱喻形成機制進行 探究,總結了兩種語言的歌詞隱喻產生共性的三點原因: 地理環境、基本認知與 生活經驗、語言自身局限性。同時分析了兩國情歌歌詞隱喻形成機制上存在差異 的原因,即因地域不同導致的民族性格差異,因宗教文化不同產生的認知差異, 民俗傳承與生命力不同而導致的語用習慣差異。
    本文對于俄漢語情歌歌詞隱喻的研究是基于認知語言學、對比語言學及自建 語料庫數據的研究。歌詞是藝術化的語言,情歌是二維世界中表達感情的最佳方 式,本文對俄漢語情歌歌詞中概念隱喻現象的探究,為學習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角 度,也豐富了對比語言學中俄語部分關于歌詞隱喻的研究內容。此外,本文在關 注語言現象背后認知與思維特性的同時注重解析情歌中展現的人類情感世界,不 僅有助于人們審美體驗的提升,還可促進情感理解能力的增強,且對于認識兩國 文化差異和跨文化交際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和幫助。
     
     
     
     
     
     
     
     
     
     
    參考文獻
     
     
    外文文獻:
    [1]  Акимцева Ю .В . Позиция концептуальной метафоры в теории концептуальной интеграции[A].  Язык,  литература  и  культура  как  грани  межкультурного общения [C]. Пльзень, 2016.
    [2]  Алексеева Л .М ., Ивинских Н .П ., Мишланова С .Л ., Полякова С .В . Метафора в дискурсе[M]. М ., Пермь, 2013.
    [3]  Арутюнова Н .Д . Теория метафоры . [M]. M., Прогресс, 1990.
    [4]  Будаев   Э .В .   Когнитивная   метафора   в   ракурсе   теории   концептуальной интеграции[J]. Культура и текст, 2016(10).
    [5]  Будаев  Э .В .  Метафора  и  социальный  мир[J].  Политическая  лингвистика, 2016(05).
    [6]  Глебкин  В .В .  Метафора  механизма  и  теория  концептуальной  метафоры лакоффа – джонсона[J]. Вопросы языкознания, 2012(03).
    [7]  Евгеньева А .П . Малый академ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Z]. М ., АН СССР, 1960.
    [8]  Караулов  Ю .Н .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M].  M.,  Института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 1997.
    [9]  Кульчицкая      Л .В .      Концептуальная      метафора      и      обучение      языку 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ой теории перевода[J]. Вестник Москов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2013(09).
    [10]  Маругина   Н .И .   Теория   концептуальной   метафоры   в   текстологических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х[A]//   Американские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в   Сибири .   Материалы Всероссийской  научной  конференции  выпускников  Программы  Фулбрайта «Американские  идеи  в  гуманитарных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х  ученых  Сибири»[C]. Том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2005.
    [11]  Маслова В .А . Когнитивная лингвистика[M]. Минск: ТетраСистемс, 2008.
    [12]  Маслова  Ж .Н .  Метафора,  метонимия  и  символ  в  когнитивной  поэтике[J]. Известия ВГПУ, 2009(01).
    [13]  Маслова Ю .В .  Когнитивная  метафора  как  средство  выражение  авторского
     
     
     
     
     
    參考文獻
     
    стиля      русских      рок-поэтов[J].      Научные      ведомости      Белгород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 Серия: Гуманитарные науки, 2013(13).
    [14]  Мишанкина Н .А ., Деева А .И . Нефтегазовая метафорическая терминология: асимметричность   и   эквивалентность   перевода(на   материале   русского   и английского  языков)[J].  Вестник  Том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 Филология, 2013(06).
    [15]  Муратова     В .Э .     Концепты     «любовь»     и     «ненависть»     в     песнях разноструктурных  языков:  сравнительный  аспект[J].  Вестник  Башкир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2009(14).
    [16]  Мусси    В .    Русские    и    итальянские    энтомологические    метафоры    в сопоставлении  с зооморфными:  отличительные  черты[J].  Вестник  Том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2017(19).
    [17]  Набиуллина А .С . Специфика реализации звуковой метафоры в песнях В .С . Высоцкого(на материале русского и французского языков)[J]. Язык и культура, 2015(03).
    [18]  Ожегов  С .И .,  Шведова  Н .Ю .  Толковый  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Z].  М ., Российская акад . наук, Ин-т рус , 1997.
    [19]  Скребцова    Т.Г.    Когнитивная    лингвистика:    Курс    лекций[M].    СПб ., Филологический факультет СпбГУ,2011.
    [20]  Степанова    М .И .    Особенности    языкового    выражения    концептуальной метафоры  любовь=растение  в  мужской  и  женской  поэзии  (на  материале английского       языка)[J].Вестник       Южно-Ураль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гуманитарно-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2013.
    [21]  Чернец   Л .В .   «Ночевала   тучка   золотая ...»   (о   метафоре)[J].Грамоты .ру, 2002(03).
    [22]  Чудинов А .П ., Будаев Э .В . Когнитивная теория метафоры на современном этапе развития [J]. Вопросы когнитивной лингвистики, 2007(13).
    [23]  Ярцева        В .Н .        Контрастивная        лингвистика .        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й
    Энциклопед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Z]. М ., Советская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 1990. 中文文獻:
    [1]  保羅·利科.  活的隱喻[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2]  陳道明.  當代隱喻理論研究若干問題探討[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08).
     
     
     
     
     
     
     
    [3]  陳勇.  淺論隱喻的文化認知價值[J]. 中國俄語教學,2005(02).
    [4]  陳治安,  蔣光友.  隱喻理論與隱喻理解[J].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 1999(02).
    [5]  得 雨 .  論歌詞意境 的創造一 、意境 —— 一個重要 的 審美概念 [J]. 中國音 樂, 1995(03).
    [6]  鄧兆明.  人和社會的關系[J].甘肅社會科學, 1993(04).
    [7]  丁毅偉.  隱喻思維與語言表征的民族性[J].學術交流,2018(12).
    [8]  耿占春.  隱喻[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7.
    [9]  龔耀年.  歌曲作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4.
    [10]  洪桂治.  論《現代漢語分類詞典》 基礎語義類的形成[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 學社會科學版),2012(01).
    [11]  胡壯麟.  認知隱喻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12]  黃華.  試比較概念隱喻理論和概念整合理論[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06). [13]  金亞娜.  俄羅斯的種族宗教文化記憶[J]. 國外社會科學,2003(05).
    [14]  孔光.  從空間合成理論看身體名詞的隱喻認知[J].外語教學,2004(01). [15]  藍純.  認知語言學與隱喻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16]  李勇忠,  李春華.  認知語境與概念隱喻[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06).  [17]  林書武.  “憤怒”的概念隱喻[J].外語與外語教學, 1998(02).
    [18]  劉繁.  概念整合理論下的詩歌意境隱喻理解模式[J].外國語文,2012(04). [19]  劉云紅.  認知隱喻理論再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5(08).
    [20]  劉正光. Fauconnier 的概念合成理論:闡釋與質疑[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10).  [21]  欒桂娟.  歌唱性口語與口語化歌唱——兼議旋律進行中的“非結構因素”[J].
    中國音樂學, 1999(01).
    [22]  羅芳春,賀繼宗,熱比古麗 · 圖爾蓀.  《福樂智慧》 中的詩性隱喻研究[J].語言與 翻譯,2017(03).
    [23]  羅一麗,張輝,覃修桂.  通感隱喻的概念整合分析——《唐詩三百首》 中通感隱 喻的個案研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8(04).
    [24]  馬建 明 .  讓學生在領悟詩歌意境 中學會詩歌 審美 [J]. 教學與管理( 小學
    版),2018(06).
    [25]  慕丹.  俄漢歌詞“音韻美”對比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6. [26]  牛麗紅,林艷.  從概念理論看俄漢情感隱喻[J].外語研究,2005(01).
    [27]  牛麗紅.  俄語愛情隱喻特征分析[J].外語研究,2007(05).
    [28]  彭文釗.  隱喻——認知與闡釋[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1999(01).
    [29]  喬治 · 萊考夫, 馬克 · 約翰遜.  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M].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 社,2015.
    [30]  任紹曾.  概念隱喻及其語篇體現——對體現概念隱喻的語篇的多維分析[J].外 語與外語教學, 2006 (10).
    [31]  束定芳.  論隱喻產生的認知、心理和語言原因[J].外語學刊,2000(02). [32]  束定芳.  隱喻學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33]  孫淑芳,孫福慶.  俄漢政治話語腐敗概念隱喻模式探究[J].外語學刊,2019(02). [34]  孫毅.  認知隱喻學多維跨域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35]  唐景春.  概念整合理論對《白象似的群山》 的解讀[J].外國語文,2013(03).
    [36]  唐璐敏.  當代中國風流行歌詞中的概念隱喻研究—— 以方文山經典歌詞為例 [J].戲劇之家,2017(20).
    [37]  汪少華,樊欣.  概念隱喻,概念整合與語篇連貫—— 以一則商業報道為例[J].外 語研究,2009(04).
    [38]  王炳鈞.  人與物關系的演變[J].外國文學,2019(06).
    [39]  王 芳 , 潘 不 寒 .   奧 斯 卡 金 曲 歌 詞 中 的 隱 喻 特 點 及 功 能 分 析 [J]. 電 影 評 介,2011(21).
    [40]  王晶芝, 楊忠.  概念隱喻理論的再思考[J]. 東北師大學報 : 哲學社會科學 版,2010(03).
    [41]  王晶芝, 朱淑華.  概念整合理論視角下的雪萊詩歌通感隱喻探析[J]. 外語學 刊,2013(03).
    [42]  王瑞昀,  唐薇.  論隱喻意義建構的認知機制—— 以概念整合理論為視角[J].河 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4).
    [43]  王順玲.  基于概念整合理論的隱喻研究[J].語文建設,2012(16).
    [44]  王 松 亭 .  俄 漢 語 中 隱 喻 共 性 現 象 對 比 研 究 [J]. 解 放 軍 外 國 語 學 院 學 報, 1999(05).
    [45]  王文斌.  隱喻的認知構建與解讀[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46]  王寅.  認知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47]  王寅.  用對稱性體認方式統一解釋漢語平行結構和怪句——基于體認語言學 的思考 [J].外語教學,2020(05).
    [48]  王正元.  概念整合理論及其應用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9]  謝世堅,嚴少車.  概念整合視角下莎劇 heart 和曹劇“心”的隱喻翻譯[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04).

    聯系我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曰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成人满18免费网站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最近高清影院免费观看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无码国产亚洲日韩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国产欧美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国产日韩综合不卡免费观看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亚洲第一国产综合国产极品精品免费视频能看的福利中文字幕最新永久久久久综合九色合综,97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看超日韩精品无码视频免费专区国产一区麻豆剧传媒果冻精品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麻豆国产在线精品国自产在线91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国产高清在线a视频大全国产精品午夜福利精品国精品四产自在久国产无码一二三四区免费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偷窥日本一区欧美国产日韩精品国精品国产AV自在久国产国产精品va免费视频亚洲色一久久久综合网亚洲欧美高清一区二区三区99久久久久精品国产免费日韩一级一欧美一级国产国产成a人片在线观看视频99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亚洲国产精品无码第一区无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一卡2卡三卡4卡激情短篇少妇系列小说色偷偷亚洲第一综合网国产综合色产在线精品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国产精品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站84sex久久精品国产麻豆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免费麻花豆传媒剧